導讀:認識癌痛及癌痛特點-抗癌健康網-中國一流的癌症腫瘤交流平台
癌性疼痛,或稱晚期癌痛是造成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已被認為是一種疼痛性疾病。引起癌症患者疼痛的原因大體可分為三類:
一、與癌症有關的病因:癌症可以種種方式引起疼痛,腫瘤直接浸潤引起的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是骨轉移、壓迫神經或浸潤破壞神經。
二、治療引起的疼痛:抗癌治療引起的疼痛主要來自三方面:手術治療、化療和放療。此外一些診斷癌症時採取的檢查手段也可引起一定程度的疼痛,如腰穿取腦脊液、取血標本、血管造影、內窺鏡檢查和取組織活檢等,主要是因原發性傷害、炎症或反射活動所致。此外,放療和化療抑制免疫系統,使病人易受病毒、細菌和真菌感染引起疼痛,如帶狀皰疹、水痘等。
三、與癌症無關的合併症:疼痛可由同時存在的良性疼痛所致,可因抗癌治療或癌症進展而加劇,例如椎間盤脫出、骨質增生、骨關節炎、風濕、類風濕、偏頭痛等。
癌痛特點
1、癌痛是全方位疼痛
全方位疼痛是指晚期癌症疼痛是多方面因素的結果,包括:軀體的、心理的、社會的和精神的因素,因而可以說是複雜性疼痛。
2、疼痛劇烈難以忍受
患者在數週或數月疼痛之後,特別是伴有失眠時,會被劇烈的疼痛制服,這樣的患者經常感到很難精確地描繪出疼痛的部位或性質。
3、癌痛伴有強烈的植物神經異常
大多數患者對持續癌痛的反應是植物神經性的,患者精神上和體力上退卻,而且看起來抑鬱。有些患者焦慮佔優勢或焦慮與憂鬱混合在一起同時存在。在所有勢不可擋癌痛的病例中,存在“失眠→疲乏→疼痛→失眠”這樣的惡性循環。
4、癌痛伴有心理學異常
在診斷時應進行心理學評價和初始的心理學的支持。癌症疼痛患者的心理學症狀中,涉及焦慮和抑鬱的最多。焦慮可引起痛覺加重,增加對身體健康的威脅以及延長疼痛體驗過程,甚至可降低疼痛閾值以致患者對任何疼痛都會產生疼痛。抑鬱狀態能改變疼痛信號的傳遞,降低患者應付疼痛的能力。
5、癌痛伴有軀體化症狀
癌痛患者的情緒改變和信心降低對所有症狀都有影響,有些患者通過軀體症狀表達消極情緒,功能性腹部疼痛(腸激惹綜合徵)可能是患者終生表達消極情緒的方式。
6、痛苦與癌痛同時存在
疼痛和痛苦並不完全等同,患者可以耐受嚴重的疼痛而不考慮他們自己要遭受的痛苦,癌症對病人的影響通常是破壞性的,痛苦既可由疾病也可由其治療引起,痛苦不僅限於軀體症狀。
7、社會性疼痛
癌痛患者意識到他們將要因死亡而和家屬離別。因此允許患者孫兒、子女們探視,比增加阿片類的劑量更可以使其疼痛緩解得更好些。
關鍵字:#認識癌痛及癌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