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癌症引起貧血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可能包括急慢性出血、溶血、腫瘤細胞或微生物的骨髓浸潤、營養缺乏、遺傳因素、腎功能障礙、以及癌症本身引起的慢性病貧血。
癌症引起貧血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可能包括急慢性出血、溶血、腫瘤細胞或微生物的骨髓浸潤、營養缺乏、遺傳因素、腎功能障礙、以及癌症本身引起的慢性病貧血。癌症引起的貧血與其他慢性病引起的貧血有許多相似之處,表現為易疲勞、乏力、頭暈、頭痛和吞嚥困難等。另外,放化療所致的骨髓抑制必須考慮在內,任何對腎或骨髓的損害都有可能導致貧血發生。
1. 化療(通過藥物破壞癌細胞)是貧血的原因之一。一些化療藥物會因損傷骨髓而影響紅細胞生成。順鉑和卡鉑(一類常用的化療藥物)使用不當時還會通過損傷腎臟而影響促EPO的生成;
2. 腫瘤直接侵犯骨髓,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或腫瘤轉移到骨和骨髓;
3. 放射治療範圍較大,或照射到骨盆、胸部、腹部和下肢時會損傷相應部分的骨髓;
4. 噁心、嘔吐和食慾不振會導致鐵、維生素B12和葉酸等造血所必要的營養成分的供給;
5. 出血過多時,因紅細胞的丟失速度比生成的快,就會導致貧血。發生在手術後或腫瘤引起的內出血(腫瘤破裂、血性胸水或血性腹水等);
6. 腫瘤引起體內免疫系統反應,如全身炎症反應時會造成貧血,稱為慢性疾病性貧血。
癌症患者對貧血的治療反應極差,特別是宮頸癌、頭頸部癌、膀胱癌、肺癌,這些患者的療效遠不如單純貧血的患者。貧血的治療應根據症狀和貧血原因給予制定,目前對癌症貧血的治療措施有三種:促紅素治療、輸血治療、鐵和維生素補充,其中促紅素治療是緩解癌性貧血的有效方法。促紅素是人體正常產生的激素之一,作用於骨髓造血幹細胞,可促進紅細胞生成。
如果貧血嚴重到導致一些症狀出現,就需要輸注紅細胞(成分輸血),但因輸血治療的潛在風險比如感染, 心臟負荷過重以及對HLA抗原的敏化作用(移植前),因此並不建議長期輸血;化療引起了貧血,醫生可能會給予促紅細胞生成素(EPO)以刺激骨髓製造更多紅細胞。以多次注射EPO四個星期後,治療有效者才會看到紅細胞上升。使用EPO會增強一些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應慎用;由於營養物質缺乏引起的貧血,醫生的處方應該是:鐵劑、葉酸片或維生素B12。
貧血的糾正無疑對改善患者症狀有益處特別是伴有風險因素的患者比如年齡(年齡>65歲)、合併有冠脈疾病、肺部疾病以及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多食富含鐵(如紅肉、干豆類、水果、杏仁、花椰菜、添加鐵劑的強化食品)或葉酸(如蘆筍、花椰菜、菠菜、菜豆、添加葉酸的強化食品)食物也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字:#癌症患者出現貧血的原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