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順鉑進入細胞後,與DNA發生反應,形成DNA內兩點或兩鏈的交叉連接,從而抑制DNA複製和轉錄,導致DNA斷裂和錯碼,抑制細胞有絲分裂。抗癌譜較廣,細胞週期非特異性藥物。
順鉑,跟其他化療藥物一樣,是一種用來治療各類型癌症的抗癌藥物,包括睾丸癌、卵巢癌、肺癌和膀胱癌。順鉑進入細胞後,與DNA發生反應,形成DNA內兩點或兩鏈的交叉連接,從而抑制DNA複製和轉錄,導致DNA斷裂和錯碼,抑制細胞有絲分裂。抗癌譜較廣,細胞週期非特異性藥物。然而,臨床上順鉑的使用受不斷發展的耐藥性限制,但目前仍然無有效的方法來攻克或扭轉它。
順鉑耐藥的分子機制複雜,除主要與耐藥相關基因的改變、細胞解毒和DNA損傷修復基因的改變外,還與染色體改變、凋亡相關基因的改變、細胞骨架、血管形成及細胞外基質密度異常有關。順鉑在腫瘤化療中的應用受到細胞獲得的或固有的耐藥性的影響,順鉑進人細胞中,由氯化物配合體所形成的水合物可以與細胞大分子的親核性位點相作用,並在細胞的DNA中形成順鉑加合物,這被認為可激發細胞循環的停止和凋亡過程,對順鉑作用機制的認識已經提高了我們對其耐藥性的理解,減少的胞內蓄積導致了藥物流出的增加,巰基分子例如GSH的過度流人及其鈍化作用都導致了細胞對順鉑的耐藥性。還有,DNA修復途徑中順鉑加合物的過度清除也能導致對順鉑的耐藥性,最後,控制細胞凋亡途徑有關的信號傳導通路調節蛋白的錯誤表達也能影響對藥物的敏感度。
順鉑的不良反應:1、腎臟毒性:單次中、大劑量用藥後,偶會出現輕微、可逆的腎功能障礙,可出現微量血尿。多次高劑量和短期內重複用藥,會出現不可逆的腎功能障礙,嚴重時腎小管壞死,導致無尿和尿毒症。
2、消化系統:包括噁心、嘔吐、食慾減低和腹瀉等,反應常在給藥後1-6小時內發生,最長不超過24-48小時。偶見肝功能障礙、血清轉氨酶增加,停藥後可恢復。
3、造血系統:表現為白細胞和(或)血小板的減少,一般與用藥劑量有關,骨髓抑制一般在3週左右達高峰,4~6週恢復。
4、耳毒性:可出現耳鳴和高頻聽力減低,多為可逆性,不須特殊處理。
5、神經毒性:多見於總量超過300mg/m2的患者,周圍神經損傷多見,表現為運動失調、肌痛、上下肢感覺異常等;少數病人可能出現大腦功能障礙,亦可出現癲癇,球後視神經炎等。
6、過敏反應:如心率加快,血壓降低、呼吸困難、面部水腫、變態性發熱反應等,都可能出現。
7、其它:高尿酸血症:常出現腿腫脹和關節痛。
現在,中國科技大學劉揚中及其團隊已經製作並試驗出一種癌症對抗分子,有望解決順鉑耐藥性問題。 Asplatin是順鉑和阿司匹林的融合物,產生於氧鉑和乙酰水楊酸酐的親核取代反應。一般認為順鉑耐藥性能從不同的細胞適應性中產生,包括減少藥物攝入,藥物失活,DNA損傷容限和增加DNA損傷修復等。阿司匹林與順鉑的捆綁改變了細胞對鉑和阿司匹林的攝入路徑。劉的實驗結果預示著細胞的攝入量和該合成物的積累遠比順鉑要高,被觀察到的DNA鉑化,Asplatin高於順鉑——Asplatin最終如何繞開耐藥性問題的可能解釋。另外一個理論認為順鉑和阿司匹林的持續分解改變了細胞對鉑誘發DNA損傷的反應。耐藥性一旦產生,藥物的化療作用就明顯下降。腫瘤獲得耐藥性,而且重新開始生長,減少耐藥性的產生,盡量讓病人更好的完成治療一直都是研究人員的課題。
關鍵字:#順鉑耐藥性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