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參術語
人參為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宿性根雙子葉植物,素有“東北三寶”之稱。是馳名中外的名貴藥材。我國古代人參別名很多、據歷代醫書記載、有人銜、鬼蓋、地精、神草、血參、土精、玉精、黃參、黃絲、白物、海艘雛石還丹、百尺桿、金井玉蘭、孩兒參等。明清以來有人按產地賜名如:紫團參、遼參等。近代通稱東北產的為吉林人參。山林裡自然生長的稱為山參、人工栽培的稱為國參。
有紡錘形或圓柱形的肉質根,根狀莖很短,多不明顯。人參生掌狀複葉,輪生。視人參葉片數同論年限多寡。一年生為一枚三片小葉複葉,稱”三花”;兩年生為一枚五片小葉複葉,稱”巴掌”;三年生兩枚五片葉複葉,稱”二甲子”;三年參方能開花結果;四年參有三枚複葉,稱”燈檯子”;五年參有四枚複葉,稱”四品葉”,六年參有五枚複葉,稱”五品葉”,也有六枚複葉的,稱”六品葉”。人參生長六年後,葉數再不變化。有詩讚人參曰:三丫五葉,背陽向陰;人來求我,椴樹相尋。人參仲春初夏中秋採根,竹刀刮,暴幹,勿令見風。根如人形者良。人參野生的稱”野山參”,栽培的稱”園參”。
根含皂甙、人參酸、揮髮油、植物留醇、維生素等。中國醫學以加工之後的干燥根部入藥。生者性微寒,制後性微溫,味甘微苦。有補元氣。生津液之功能,主治虛脫、虛喘、崩漏失血、驚悸以及一切元氣虛弱,氣虛津少。
關鍵字:#人參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