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宮頸糜爛發生後,經常會出現白帶增多、粘稠,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的膿性分泌物,有時為血性或夾雜血絲;外陰由於白帶增多刺激可繼發外陰炎或陰道炎……
子宮頸分內口和外口。內口上皮是一種纖細且會分泌黏液的紅色柱狀細胞,外口由粉紅色的鱗狀上皮覆蓋並襯墊著陰道。纖柔的柱狀上皮很容易受到感染,當發生長期慢性炎症時,子宮頸外口的鱗狀上皮就會被柱狀上皮所覆蓋。柱狀上皮非常薄,如果見到下面的毛細血管及紅色間質,呈現出紅色區,並與周圍的鱗狀上皮有明顯的界限,稱為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發生後,經常會出現白帶增多、粘稠,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的膿性分泌物,有時為血性或夾雜血絲;外陰由於白帶增多刺激可繼發外陰炎或陰道炎,出現瘙癢疼痛;炎症較重時可沿子宮骶韌帶、主韌帶擴散而導致盆腔結締組織炎,引起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並伴有下墜感;當炎症波及膀胱三角區或膀胱周圍,可出現尿頻或排尿困難,性生活也可能會引起接觸性出血或異味。
宮頸糜爛並非真正糜爛,與正常光滑的子宮頸相比只是一種假性糜爛。它有三種表現:炎症一開始,糜爛面僅是被柱狀上皮覆蓋,表面平坦,此為單純性糜爛;後來糜爛面變得凹凸不平,表面出現顆粒,此為顆粒性糜爛;之後糜爛面凹凸不平的現象更為明顯,表面出現乳突,此為乳突性糜爛。
子宮頸的糜爛面與周圍的正常鱗狀上皮有很清楚的界限,臨床上常根據糜爛面積將其分為輕(Ⅰ°)、中(Ⅱ°)、重(Ⅲ°)三類。凡糜爛面積佔子宮頸總面積1/3者為輕度宮頸糜爛。糜爛面積佔子宮頸為1/2者為中度宮頸糜爛。面積糜爛超過子宮頸總面積1/2以上者為重度宮頸糜爛。根據臨床表現診斷並不困難,但應注意宮頸糜爛與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或早期宮頸癌從外觀上難以鑑別,應常規作宮頸刮片;宮頸管吸片,必要時作陰道鏡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關鍵字:#宮頸糜爛有何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