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抗癌中草藥山豆根
為豆科植物廣豆根的根。性寒味苦。功效為清火、解毒、消腫、止痛。主治:喉痛,喉風,喉痺,牙齦腫痛,喘滿熱咳,黃疸,下痢,熱腫,禿瘡,疥癬,蛇、蟲、犬咬傷。
為豆科植物廣豆根的根。性寒味苦。功效為清火、解毒、消腫、止痛。主治:喉痛,喉風,喉痺,牙齦腫痛,喘滿熱咳,黃疸,下痢,熱腫,禿瘡,疥癬,蛇、蟲、犬咬傷。
[成分药理]
含總生物鹼約0.93%,其中苦參鹼(Matrine)0.52%,氧化苦參鹼(Oxymatrine)0.35%,以及含槐樹素(Sophoraponicin)、紫檀素(Pterorepine)、紅車軸草根甙(TrifolirhiZin)、山槐素(Maackian)、廣豆根素(Sophra)等。
給小鼠港灌服廣豆根浸劑60g/kg,用藥11~21天,對接種的子宮頸癌有明顯抑製作用,對肉瘤180的抑制率也達到25%以上。從廣豆根中分離出來的苦參鹼和氧化苦參鹼,不但對肉瘤180移植的小鼠有延緩死亡的效果,且對大鼠的實體型和腹水型吉田肉瘤以及對腹水肝癌的大鼠有明顯的延長其死亡的作用。平均60%的大鼠沒有死亡而能治愈,在治癒的大鼠血清中發現有抗腫瘤抗體。近年有人用廣豆根提取的含氧化苦參鹼藥物,選用小鼠LA-795肺癌細胞,比較藥物在乏氧狀態與富氧狀態下的毒性。結果表明,氧化苦參鹼(廣豆根提取物)對乏氧細胞有選擇性殺傷作用,藥物對乏氧細胞的毒性為有氧細胞的36倍,認為對腫瘤有特殊的治療價值。山豆根2g/ml對急性淋巴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的白細胞脫氫酶均有抑製作用,故提示其對白血病細胞有抑製作用。廣豆根中所含的紫檀素、槐樹素和紅車軸草根甙、山槐素等對小鼠肉瘤180也有抑製作用。山豆根對腫瘤細胞的DNA和RNA合成有明顯抑製作用,從而阻斷腫瘤細胞的增殖,能促進淋巴細胞轉化,激發或增強淋巴細胞的細胞毒作用,提高T細胞比值,增強或調整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還能調節內分泌,增強腎上腺皮質的功能,由此影響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现代应用]
1.鼻咽癌
由山豆根、半枝蓮、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等九味藥組成,製成片劑,每日4次,每次4片,15天為1療程。治療鼻咽癌226例,總有效率87.3%,對照組總有效率僅14%。
2.宮頸癌
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報導:山豆根、草河車、夏枯草各100g,按一般中草藥片劑制法,生片0.5g,配合外用藥治療宮頸癌48例,近期治愈10例,顯效13例,有效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66.7%,在所治各型宮頸癌中,以糜爛型的療效最好,菜花型次之。外用藥:莪朮、山慈姑、生南星、苦參各100g,硼砂25g等。先將莪朮、山慈姑、生南星、苦參等加水煎煮2~3h,製成浸膏粉後,再與其他藥物共研細末,混勻,過篩。撒佈於宮頸癌創面,每日1~2次。
3.膀胱癌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用廣豆根、喜樹鹼聯合應用治療膀胱癌40例,臨床冶愈2例,顯效24例,有效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7.5%。方法:口服片豆根浸膏片,每片相當於生藥5分,每日3次,每次4片,或用200%廣豆根注射液肌注,每日2次,每次4ml。喜樹鹼膀胱灌注:劑量及次數因反應大小而不同,一般為10~20mg,用生理鹽水稀釋至20~40ml,每週3次,或15~30mg,用生理鹽水稀釋至30~50ml,每週2次。採用改進的甘油灌腸器自尿道口直接推注入膀胱,經常變換體位,保留2~4h以上,膀胱灌注25次左右為1療程,部分病例給予瘤體或根部喜樹鹼注射治療。
4. 食道癌前病變的阻斷治療
有報導用山豆根、黃藥子、夏枯草、敗醬草、白鮮皮、拳參等中藥製成片劑對食道癌前病變進行阻斷治療,各組人群5年內發病情況統計,用此方製成的片劑組共統計重度增生者568例,食管癌發病15例,發生率為36%;安慰劑組共統計566例,食管癌發病33例,發生率為58%。食管細胞學複查結果,組方片劑組與安慰劑組比較有非常顯著的差異(lt;0.01)。用法:組方片劑,每日8片,連服3~5年。
5.滋養葉細胞腫瘤
省某婦幼保健院報導用山豆根製劑治療滋養葉細胞腫瘤100例,其中惡性葡萄胎90例獲臨床治愈79例(佔87.8%),有效2例,總有效率為90%。治療絨毛膜上皮癌10例,獲臨床治愈4例,有效1例,總有效率為50%。用法:山豆根注射液每支2ml,內含藥量相當於山豆根生藥2g。肌肉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
此外,還可治療白血病、肺癌、咽喉癌。
[毒副反应]
一般反應較輕,但久服或大量使用易致嘔吐。少數病人有輕微胸悶、心悸、噁心、腹痛及白細胞下降。
關鍵字:#抗癌中草藥山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