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般來說,病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後會表現出特徵性的正常反應:開始一段時間表現為懷疑、否認或絕望,通常持續2~5天。病人可能會說“這肯定搞錯了”,“一定是把我的病理切片搞混了”,“治療有什麼用”。第二階段的煩躁情
一般來說,病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後會表現出特徵性的正常反應:開始一段時間表現為懷疑、否認或絕望,通常持續2~5天。病人可能會說“這肯定搞錯了”,“一定是把我的病理切片搞混了”,“治療有什麼用”。第二階段的煩躁情緒會持續1—2週,病人表現有焦慮、抑鬱情緒,失眠、厭食和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日常活動能力削弱,還表現為對疾病的憂慮,對未來感到渺茫。
雖然這樣的憂慮是普遍的,但這種痛苦的程度卻直接導致不同的治療效果。據國內多家腫瘤醫院臨床調查表明,同期癌症患者,在接受同等治療的前提下,凡心理調適好、心情樂觀者,預後效果好;反之預後較差。除了癌細胞,心理因素正成為扼殺腫瘤病人生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心理障礙與兩大因素密切相關。一是癌病惡性度;二是病人心理素質。肺癌、肝癌、胰腺癌,臨床治療僅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在於克服不良心理,構築起抗癌的心理防線,這對強化自身免疫力,阻止和延緩病程的進展至關重要。
大量事實表明,癌症患者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信自己的康復能力,是克服癌魔的首要前提。
人們常說:“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其實誰也無法把你打倒,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在腫瘤門診常遇到一些心理症狀大於病理症狀的患者。他們在確認之前便因恐懼而拒絕化驗,一拖再拖,延誤確診時間;確診之後則潸然淚下,萬念俱灰;複診後憂心忡忡,總懷疑癌症已經惡化……這些都是恐癌心理。
許多患者在獲知自己患上癌症後會產生絕望情緒,顯然這大都自恐懼心理髮展而來。由於缺乏與疾病做鬥爭的信心,抱著聽之任之的態度,加上不注重日常生活的起居規律,不少患者變得心情抑鬱,有人甚至酗酒縱慾、自暴自棄,精神處於崩潰的邊緣。
科學證明,過度疲勞、心理壓力過大,確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引發腫瘤復發或轉移,心理治療的重要性並不亞於藥物治療。因此,癌症患者克服心理障礙樹立信心顯得尤為重要。
當被確認為癌症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而正確地選擇治療方法。同時,加強體育鍛煉和飲食調養非常重要。在樹立抗癌信心方面,患者應當正確認識癌症的自然病程,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對於許多中、晚期的癌症,目前的治療手段和療效亦在不斷地突破和提高。另外,可以參加一些互助組織,和病友交流心得,相互鼓舞。國內的醫學普及刊物、中老年養生書籍等都介紹有不少病例和抗癌知識,可以經常閱讀,從別人的經驗體會中吸取力量,獲得向癌症作鬥爭的強大精神支柱。
關鍵字:#癌症絕非不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