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化療後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但通過及時、有效地處理,多數人可以堅持化療,如果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醫生將酌情調整劑量或停止化療。
化療後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但通過及時、有效地處理,多數人可以堅持化療,如果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醫生將酌情調整劑量或停止化療。所以為了患者可以更好的進行化療,在出現這些副作用反應時,醫護人員和家屬患者都要做出對應的處理辦法:
胃腸道反應
噁心、嘔吐反應常見於大劑量鉑類等化療方案,預防措施宜及時,5羥色胺受體阻斷劑有較好的鎮吐、止嘔效果。嘔吐反應一般在化療3~5天后逐漸減輕。
臨床上,噁心嘔吐的程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化療藥物致吐性的強弱、藥物的劑量、用法以及是否合理、有效應用止吐藥等,依據致吐性強度將常見化療藥物可分為以下幾類:
(1)、高度致吐藥:順鉑、氮烯咪胺、環磷酰胺(≥1000mg/m2)。
(2)、中度致吐藥:卡鉑、異環磷酰胺、阿黴素、紫杉醇、阿糖胞苷。
(3)、低度致吐藥:足葉乙甙、甲氨喋呤、5-氟脲嘧啶、長春花鹼、長春新鹼、絲裂黴素。
在飲食方面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及有強烈氣味的食物,如臭豆腐、熏烤製品等;另外某些含5-羥色胺豐富的食品如香蕉、核桃、茄子等亦不宜過多攝入,注意少食多餐,進食後切忌立即臥床,適當限制餐前餐後1小時的飲水量,以免食物反流而引起噁心感,均有助於減輕化療後噁心嘔吐症狀。
骨髓抑制
一般情況下,白細胞減少症出現在化療後1~2週,常於化療後2~3週恢復。因此,在化療治療過程中,應該遵從醫生安排定期檢查血像,至少1~2次/週。
如果發現白細胞數低於3.0×109/升,嚴格按醫囑服用升白細胞藥物,定期復查血像。鯊肝醇、利血生等是臨床常用的口服升白細胞藥物,必要時還需要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以便盡快恢復白細胞數量,避免發生感染。
口腔炎,口腔潰瘍
化療藥物容易引起口腔炎、口腔潰瘍、唇舌損害、食道炎。口腔潰瘍是化療常見的副作用,一般發生在化療的5-6日後,病人先感覺唇舌麻木,唇及頰粘膜發紅,舌苔減少,2-3日後了出現潰瘍,通常在停藥1週內可逐漸癒合,嚴重的口腔潰瘍可持續1個月左右。
對口腔粘膜炎症應以預防為主。在整個化療過程中應注意口腔衛生,進食前後要漱口,不要佩戴假牙,多飲水,應進食高營養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避免食用對口腔粘膜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過熱及辣、酸性食物等,避免食用易損傷口腔粘膜的食物如魚、蝦等。
每日3次用慶大霉素漱口液(慶大霉素24萬單位加500毫升生理鹽水)或複方硼砂溶液(朵貝漱口液)漱口。如果已發生口腔潰瘍,應每隔1~2小時用洗必泰、慶大霉素漱口液或複方硼砂溶液(朵貝漱口液)漱口,並用中藥西瓜霜或錫類散輕輕塗抹在潰瘍處。
脫髮
多數化療藥物在治療腫瘤的同時,往往對頭皮內的毛囊細胞有損傷作用,在病人身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頭髮脫落。化療藥物所致脫髮常開始於給藥後的2~4週,先發生在頭頂部的頭髮,逐漸向四周發展。在上了年紀的病人,原有的白髮並不一定脫落。一般在病人停止化療1~3個月頭髮能完全重新長出。
關鍵字:#化療副作用的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