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97%以上的垂體瘤患者都不需要治療,定期觀察即可;剩下的3%需要治療的患者,只要通過規範評估後治療,95%以上都能獲得內分泌功能恢復正常。
在大街上隨便找100個年輕人來做CT或磁共振,10個人的垂體有影像學問題,垂體瘤,發病率在10%以上。可見垂體瘤發病率之高。
抗癌健康網介紹,97%以上的垂體瘤患者都不需要治療,定期觀察即可;剩下的3%需要治療的患者,只要通過規範評估後治療,95%以上都能獲得內分泌功能恢復正常,腫瘤消失或者減少到安全大小以內。
由此可見,對垂體瘤認識得越深刻,我們才會越坦然,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在我們周圍高發的垂體瘤。
垂體瘤20歲到40歲之間高發
垂體瘤,顧名思義,就是一組從垂體前葉細胞發生的腫瘤,多發於20歲到40歲之間,女性稍多見。垂體瘤可分為無功能性垂體瘤和有功能性垂體瘤,無功能垂體腺瘤佔20-25%,大多不需要治療。而功能性垂體瘤因其瘤細胞可分泌激素,可進一步分為PRL瘤(即泌乳素瘤)、GH瘤、ACTH瘤、TSH瘤、LH/FSH瘤及混合瘤和未分類腺瘤等。其中PRL瘤最常見約佔40-45%,其次為GH瘤、ACTH瘤,而TSH瘤與LH/FSH瘤較少見。總的來說,垂體瘤約佔需要住院手術治療的顱內腫瘤的10%。垂體瘤大部分為良性腺瘤,極少數為癌。
如何早發現垂體瘤呢?
據抗癌健康網介紹,頭痛、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突然肥胖伴有血壓升高、嗜睡、年輕人個子高出家長很多、穿的鞋子突然碼數變大都是常見症狀。而女性常出現的閉經、月經減少或紊亂、溢乳、不孕,男性常出現的不育、陽萎也是比較容易忽視的症狀。以上都屬於泌乳素、生長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激素等激素分泌異常所導致的各種症狀。需要特別引起注意,不要抱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想法,只在婦科、眼科、男科打轉轉,最好能盡快做一個垂體功能檢查,包括垂體激素六項、甲狀腺功能五項,費用大概在300~400元之間。
小編提醒,為確保垂體功能檢查數據的準確度,建議在檢查前一天避免性生活,早餐空腹,抽血前最好在醫院靜坐半小時,這樣的結果更利於醫生診斷。此外,並不是做了檢查就萬事大吉了,診斷結果最好交由正規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生及內分泌科醫生分析,有些數值的偏高並非垂體瘤引起,只有通過專科醫生的全面評估,方可進行垂體MR檢查,然後根據垂體瘤的性質,瘤體大小再選擇進一步的治療方案。
垂體瘤治療要規範患者也需加強健康素養
長了垂體瘤,就是腦子里長了腫瘤,將它消除才是最好的辦法。這不僅是很多患者的理所當然,很多醫生也這麼認為,但事實未必。抗癌健康網指出,垂體瘤治療,能觀察的就觀察,能不手術的就不手術,一般認為0.5厘米以下的垂體瘤,只要沒有影響到視神經、垂體功能等,都不用做手術。不到萬不得已,更不要做γ刀這類放射性治療。
總之,用一句話總結:“垂體瘤,雖然高發,但只要治療規範,並不可怕。”
關鍵字:#垂體瘤雖高發但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