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總的說來,對腫瘤的檢查應通過以下途徑進行:首先要詳細詢問病情。進而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其次再進行常規的化驗檢查,最後進行有關的特殊檢查。
隨著癌症病人的增多,癌症的診斷技術也迅速發展起來,不少新的檢查技術和方法都已廣泛應用於臨床工作中。總的說來,對腫瘤的檢查應通過以下途徑進行:首先要詳細詢問病情。進而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其次再進行常規的化驗檢查,最後進行有關的特殊檢查。
全面的體格檢查是十分重要的。由於人體的癌症中,有75%是發生在易被發現的部位,通過有經驗的醫生的視、觸、叩、聽等診斷活動,可以發現相當一部分腫瘤的存在,並且能對其性質作出較準確的判斷。但是現在許多病人不相信醫生的檢查,只相信儀器的診斷。一來看病就要求做CT、做核磁,這是十分錯誤的。
常規的化驗檢查是指血、尿、便的常規檢查及肝、腎功能的測定。這些檢查雖然對腫瘤的診斷沒有特異性,但是對於某些腫瘤的早期發現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例如:白血病,在它的臨床表現顯現出來以前,就能在血液中發現白細胞的異常增生,且原始細胞的比例增高;泌尿系統的元痛性血尿則可以通過尿常規檢查發現,並同其他疾病進行區別。又如:消化性潰瘍及無痛性腫瘤均可能出現大便潛血的情況,但前者為間斷性,後者為持續性,動態觀察試驗結果有助於兩者的鑑別。
腫瘤的特殊檢查,目前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臨床。各腫瘤醫院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
(1)影像學檢查,如X線的應用,CT、ECT、B超及核醫學檢查等;
(2)病理學檢查,如脫落細胞學檢查;
(3)各種內窺鏡檢查;
(4)特異性化驗,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5)放射免疫學檢查;
(6)醫用激光診斷等。
這些方法對癌症的診斷都有重要的意義。在後面的問題中,我們會進一步對一些診斷的方法進行介紹。
癌症檢查常用影像學方法的優缺點:
X線檢查
有透視、攝片和造影三種。透視經濟簡便,最重要的是能動態觀察各器官的活動情況,通過改變體位觀察病變所在位置。其缺點是較小的病灶易被忽略,不能留下永久記錄,無法與日後檢查進行比較。攝片恰好能彌補透視之不足,故兩者常結合應用。
從透視和攝片中獲益最多的當推肺部腫瘤和骨腫瘤。肺是含氣器官,X線容易透過,與實性的X線難以透過的腫瘤組織反差很大。肺癌是常見的腫瘤,其他部位的癌症又最容易轉移到肺部,所以腫瘤病人要經常接受肺部X線檢查。然而,更多的器官在長有腫瘤時,腫瘤與正常組織透過X線的能力幾乎相等,常規透視或攝片得到的只是一片均勻而模糊的影像,其情形如同用毛筆在黑板上寫字一樣,很難看得清楚。在這些情況下,就必須藉助造影技術。
所謂造影,是將能阻擋線又對人體無害的鋇劑或碘製劑等,通過口服、灌腸或血管注射等方法送到頸定,腫瘤所在處因佔有一定的空間而沒有造影劑,X線容易透過。而正常組織由於造影劑的存在不能透過X線,兩者之間形成鮮明對比,藉此可判斷受檢器官是否有異常。經常需要造影檢查的器官有食道、胃、腸、腎、輸尿管、膀胱、膽囊、膽管、腦等。
各種普通的X線檢查,均難以發現直徑2厘米以下的腫瘤,因此不能滿足早期診斷的要求,這是它的最大缺點。
不少病友擔心放射線會引發新的癌症。事實上,自然界比如岩石和水中就廣泛存在著放射線,每人每年接受天然輻射的劑量至少在100~300拉德,一般X線檢查的放射劑量遠小於它,因此沒必要擔心檢查中的放射線會損害健康。
B超
對腹部臟器的腫瘤診斷價值最大。在肝臟、膽囊、膽管、胰腺、脾臟、腎臟以及卵巢、子宮、腹腔及盆腔淋巴結等,只要腫瘤病灶直徑大於2厘米,一般均能被B超查出。 B超還能較準確地區別腫瘤是囊性還是實性,對於確定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的積液,B超比X線來得準確。通過B超的引導,醫生能夠準確地對腫瘤部位進行穿刺而獲取病理診斷的標本,也可以向腫瘤內註入藥物而達到治療目的。此外,B超檢查病人毫無痛苦。
B超的缺點是,準確性稍遜於CT和磁共振。對骨的腫瘤,B超顯得無所作為。和X線等輔助檢查一樣,B超不能提供腫瘤最後確認的依據。 B超需要檢查醫生有豐富的經驗和負責任的態度。
CT
CT其實也是X線檢查,只是引進了計算機使其更加準確。 CT對腦腫瘤價值最高。對於胸部疾患,CT能分辨各個組織層次的變化。可以顯示普通X線檢查難以發現的病灶,如隱蔽在心臟後或脊柱旁的腫瘤、縱隔內的腫塊。 CT還有助於了解肺部腫瘤是否已侵犯鄰近重要臟器,對決定能否手術甚有幫助。對於肝臟血管瘤,CT診斷最為準確,當然對其他腫瘤也很有用。對腹腔及盆腔各臟器的腫瘤,CT一般也比超聲檢查準確。
CT做到的只是影像診斷,它可以確定病灶的大小、數目、位置,但經常不能肯定病灶是否就是癌症,小於0.5~1腫瘤病灶,CT同樣可以漏診,它遠沒有解決早期診斷癌症的問題。一般而言,B超、普通X線攝片等能夠解決的問題。絕大部分不再需要做CT檢查。只要當這些手段難於確診或需進一步證實診斷時,才考慮做CT。
磁共振
英文縮寫為MRI。磁共振對人體沒有危害,它的圖像是多角度的,比CT能更直觀地顯示出病變區域,對脊髓腫瘤的診斷具有X線CT不可比擬的優點,對於垂體、後顱凹腫瘤的診斷也比CT敏感。
磁共振的缺點是,它同樣屬於影像診斷,很多病變單憑它仍不足以作出確診,診斷胃腸腫瘤的效果不佳。對肺、肝、腎等臟器的腫瘤,一般不比CT具有更多的優越性,成本卻比後者高得多。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
英文縮寫為DSA。本質上與傳統的血管造影技術並無明顯不同,但較之更為清晰準確。而且造影量少,靜脈注入即可。因此DSA比動脈造影更加安全,病人痛苦少。對於腫瘤,DSA主要是用來了解腫瘤血管的分佈,藉此可製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此外,DSA尚可用於腫瘤的介入治療。
骨掃描
骨掃描實際上屬於同位素檢查,主要用於骨腫瘤。它發現骨轉移比一般X線照片要早得多、準確得多、甚至在病人尚無自覺症狀時就能發現問題,對胸骨、肋骨、骨盆的病變尤其敏感。而普通的X線照片由於受到周圍組織的干擾,常容易造成漏診。此時,骨掃描一次就能很方便地觀察到全身骨組織,而普通的X線只能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拍片。
骨掃描不僅能早期發現轉移灶,也能較準確地反應治療效果。當放療或化療確實奏效時。病變部位同位素即逐漸減少及至恢復正常。若治療後僅是症狀緩解或X線照片上病灶消失,但骨掃描仍不正常,則說明轉移灶並未真正消除。
骨掃描的缺點是:骨的結構不如X線照片、磁共振、CT照片那樣清晰,診斷特異性不強。腫瘤骨轉移、原發性骨腫瘤、骨髓炎、骨質疏鬆症都可以表現出相同的圖像,需結合病史和其他檢查,才能做出診斷。
PET
是正電子發射性CT的簡寫,主要的價值是幫助鑑別腫瘤的惡性,鑑別病灶是腫瘤復發還是治療後的壞死及瘢痕,發現腫瘤轉移灶尤其軟組織及淋巴結轉移灶,還用於腫瘤治療效果的監測。目前此項檢查價格太高,作為常規檢查,許多病人難以承受
關鍵字:#癌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