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青年患上結腸癌多與飲食結構相關,以前人們以粗糧、蔬菜為主,而目前,飲食日益精細化,導致結腸癌的發生。
近些年來,結腸癌的發病率一直呈現上升趨勢,而且以往多發生在60歲以後,而如今40歲左右已成為結腸癌的高發人群,發病年齡年輕化明顯。專家表示,中青年患上結腸癌多與飲食結構相關,以前人們以粗糧、蔬菜為主,而目前,飲食日益精細化,導致結腸癌的發生。
預防結腸癌,首先要管住嘴
不久前,世界衛生組織把加工肉製品定為一級致癌物,而其主要是會導致結腸癌的發生。專家介紹,在最新發表在Nature Communcation雜誌上的1篇文章,西方國家籍志願者和非洲籍國家志願者相互交換了飲食方式2週以後,2組人群患腸癌的風險因素發生了巨大變化,西方志願者患瘤標誌物的表達減弱,非洲籍志願者使用了兩週的美國式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後,患瘤標誌物的表達出現了顯著上調。
因此,專家建議,要預防結腸癌,要管住嘴,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其中包括:大魚大肉、油、動物內臟、雞蛋黃等;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限制在每人每日20~30克左右,約合2~3湯匙。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燒烤的食品。此外嗎,建議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芋頭、大豆及其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藻類等;在維持主食量不變的前提下,用部分粗糧替代細糧。
要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適量食用核桃、花生、奶製品、瘦肉、海產品等,補充維生素E;注意攝取麥芽、魚類、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適量食用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金槍魚等。
注意飲食外,需做腸鏡預防
除去飲食會導致結腸癌的發生外,遺傳、腸道疾病也是誘發結腸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專家指出,提倡健康的飲食習慣固然重要,當按時健康體檢也必不可少,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應進行一次腸鏡篩查;如有息肉等陽性發現,則應縮短複查間隔;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息肉病史的患者,應提前、更頻繁地複查腸鏡,並通過內鏡下治療處理高危息肉;短期內出現便血、消瘦、排便習慣改變的患者,即使是年輕患者,都應考慮進行全面檢查,排除外腸道腫瘤。
大便習慣改變要警惕腸癌
專家提醒,腸癌早期常無特殊症狀。其發展後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貧血、食慾下降、糞便中帶血、膿或黏液。腹痛也是早期症狀之一,常為定位不確切的持續性隱痛,或僅為腹部不適或腹脹感,出現腸梗阻時則腹痛加重或為陣發性絞痛。便意頻繁,排便習慣改變,便前肛門有下墜感,裡急後重,排便不盡感;大便表面帶血及黏液,甚至有膿血便。
若是以上兩種症狀持續2週,且年齡在40歲以上,很有必要到醫院接受腸鏡檢查,及早發現、排除罹患直腸癌的可能。
關鍵字:#亂吃最終會導致結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