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癌症造成的不幸是相似的,但不同的患者應對的方式不盡相同。當我們走近癌症患者和他們的醫生時,發現臨床醫生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心理治療的作用同樣不容小覷。
癌症造成的不幸是相似的,但不同的患者應對的方式不盡相同。當我們走近癌症患者和他們的醫生時,發現臨床醫生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心理治療的作用同樣不容小覷。
“打從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晚上就整宿地失眠。睡不著覺我心煩啊,有時深夜煩得自己打自己的嘴。”病人向醫生吐著苦水,顯得很無助。
在對癌症患者進行篩查的過程中發現,40%~50%的癌症患者都有焦慮症和抑鬱症,晚期癌症患者有10%~20%患有譫妄。另有調查顯示,乳腺癌患者28。4%患有焦慮症狀,抑鬱症狀發病率為34%;胰腺癌和口咽癌患者重度抑鬱的發生率分別高達50%和40%。
專家認為,心理因素對癌症的發生、發展及轉移起著“活化劑”作用。當一個人長期處於孤寂、悲戚和絕望等負性情緒狀態下,就會導致神經內分泌紊亂,使免疫監視功能減弱,可致癌細胞突發性增值。病人由於癌症產生的心理障礙直接影響身體狀況和生活質量,如嚴重的焦慮引起失眠,恐懼加劇疼痛感。反之,如果癌症患者能持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往往能使治療取得很好的效果。
癌症心理治療掩在臨床治療光環下
有一位癌症患者在醫生查房時傷心痛哭,原因是見醫生詢問了旁邊的病人而沒過問她,疑心是自己沒救了醫生才不管她。事實上,臨床醫生查房時,主要是針對護士反映狀況不太好或感覺不舒服的病人重點查詢,由於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對所有的病人一一過問。
不少病人迴避、否認自己心理出現問題,把精神、情緒變化歸咎於身體疾病。 “病就像一個保護傘,使他不去正視心理問題。”專家還注意到,一些病人“看起來似乎很堅強,不需要幫助,實際上是用外在的殼把內心包得嚴嚴實實,不願暴露脆弱的一面”。這是傳統觀念作祟,誤認為癌症患者病好了,心理問題就會自然就消失。
很多情況下,癌症患者的心理問題及其影響並未引起臨床醫生和患者本人足夠重視。心理治療被掩映在臨床治療的光環下。
出現心理問題的癌症患者主動尋求心理醫生幫助的是少數,絕大部分是臨床醫生髮現患者心理問題比較嚴重時,才推薦病人去看心理醫生。
關鍵字:#癌症治療心理治療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