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預防乳腺癌的“九大注意”
乳腺癌多發於35歲-55歲的女性,這個年齡的女性正是家庭及事業的中流砥柱,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給自己一些精神及身體上的關愛,才能拒絕乳癌,健康生活。
1.重視查體,才能早發現早治療。幾乎每個重視職工身體健康的單位,在每年進行的查體中都能查出這樣或那樣的癌症(專題訪談諮詢),其中乳腺癌首當其衝。值得欣慰的是乳腺癌是一種“行為較好”的癌症,只要早發現早治療,病人照樣能長壽。僅有一年一次的查體是不夠的,要學會乳房自查技巧,在沐浴時仔細自查(每半月到一月自查一次)。
2.管住嘴,防止癌從口入。根據一項涉及歐洲10個國家的調查得出的初步結論,1/3癌症的起因與飲食不當有關,合理的飲食可以使人們患癌症的危險性顯著降低,其中,改變膳食可以預防50%的乳腺癌、75%的胃癌和75%的結直腸癌。飲食不節制、體重超標會增加患乳癌的機率,因為人體內過多的脂肪能轉化為類雌激素,從而刺激乳腺組織增生,誘發乳腺癌。因此,專家建議選擇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在每天的飲食中,植物性膳食應佔飯菜的2/3以上),例如蔬菜、水果、穀類、豆類(如黃豆、蠶豆、豌豆),主食如麵條、米飯、麵包等。西方國家的乳腺癌發病率明顯高於我國,與其高脂飲食有密切關係。
3.盲目補充雌激素,得不償失。由於各種原因,有些現代女性40歲左右就絕經,隨之而來的是皮膚衰老出現老年斑、骨質疏鬆、冠心病等老年病的症狀,為留住健康與美麗,她們有的常年補充雌激素來延緩衰老。但是,補充雌激素的副作用之一便是誘發乳腺癌。因此,奉勸這些女性朋友一定要在醫學專家的指導下權衡利弊,正確服用雌激素,以免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4.科學佩戴胸罩,為乳房“減壓”。美國科學家對5000多名婦女調查後得出結論,戴胸罩尤其是長時間佩戴者會大大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每天戴胸罩12小時以上者,比短時間或根本不戴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高21倍,晚上也不除下胸罩者則高出125倍。特別是那些無背帶、卡緊胸部的胸罩,影響乳房部位淋巴液的正常流通,使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清除,久之易使正常細胞發生癌變。
5.反复人工流產(專題訪談諮詢)可誘發乳腺癌。婦女多次人工流產,其妊娠被多次突然中斷,體內激素水平驟然下降,迫使剛剛發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長,使得腺泡變小甚至消失,乳腺復原。而這種複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腫塊和發生疼痛,可誘髮乳腺疾病。反復多次的乳腺病變可成為乳腺癌的誘因。
6.夫妻間性生活不和諧,可誘髮乳癌。近年來,乳腺小葉增生與乳腺良、惡性腫瘤(專題訪談諮詢)的發病率迅速上升,而調查發現,患乳腺小葉增生的婦女中,80%性生活從未達到性高潮,她們因此經常感到身體極度不適,未能釋放的性張力很容易演變成痙攣和疼痛,久而久之會產生心理及病理上的鬱結,導致乳腺組織病變。
7.適時婚育及哺乳,降低乳癌發病率。 25歲以前有第一胎足月生產者,其乳腺癌的發病率僅為30歲後生第一胎且足月生產者的1/3左右。分娩後正確哺乳能使乳腺通暢,對乳腺癌的發生有預防作用,而分娩後不哺乳或哺乳時間短,易導致乳房積乳,增加患乳癌危險。獨身、40歲以後未婚更是乳癌的高危人群。
8.有乳癌家族史,更要保持身心健康。有乳癌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親屬(母親或姐妹)中有人患過乳腺癌者,是乳癌的高危人群,她們更應該認真查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心情放鬆,健康生活,才能遠離乳癌。
9.月經初潮早和絕經晚,都與乳癌有關。有研究報告,初潮年齡早於12歲者,患乳癌的危險是初潮年齡大於17歲的2.2倍;絕經年齡大於55歲者比絕經年齡小於45歲者的危險增加一倍左右。因此,家長應該科學育兒,避免孩子出現性早熟,為孩子的健康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字:#預防乳腺癌的九大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