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是一種難治性疾病,目前已認識到它是一類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任何單一手段的局部治療,均難以徹治愈。
遠在殷墟甲骨文就有“瘤”的記載。 《說文解字》日:“瘤,腫也,從病,留聲。”《聖濟總錄》說:“瘤之為義,留滯不去也。”對瘤的含義作了精闢的解釋。而“癌”字首見於宋·東軒居士所著的《衛濟寶書》(公元1171年),該書將“癌”作為癰疽五發之一。在中醫學著作中,較多地結合各種癌病的臨床特點而予以相應的命名,如甲狀腺癌類屬於“石癭”,肝癌類屬於“肝積”等。
中醫古籍對一些癌病的臨床表現、病因病機、治療、預後、預防等均有所記載,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如《靈樞·刺節真邪篇》裡,有“筋瘤”、“腸瘤”、“昔瘤”等記載。認為“昔瘤”之病因病機主要是由於“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所致。晉·葛洪《肘後備急方·卷之四·治卒心腹癥堅方第二十六》中對癥塊的發病過程,作了初步的描述,如說:“凡癥堅之起,多以漸生,如有卒覺,便牢大,自難治也。腹中癥有結積,便害飲食,轉贏瘦。”而且對於腹部癌腫不易早期診斷、臨床進展非常迅速、晚期惡病體質等都作了較為細緻的觀察。可以說遠在晉代,我國醫學家對腹部癌腫已有了初步的認識。葛洪所說的“癥堅”,大致指的就是現在所說的癌腫。
宋·《聖濟總錄·癭瘤門》曰:“瘤之為義,留滯而不去也。氣血流行不失其常,則形體和平,無或餘贅,及鬱結壅塞,則乘虛投隙,瘤所以生。初為小核,寢以長大。若杯盂然,不癢不痛,亦不結強,方劑所治,與治癭法同,但癭有可針割,而瘤慎不可破爾。”
《仁齋直指附遺方論·卷二十二·發癌方論》對癌的特徵敘述較為深刻,說:“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裡,男則多發於腹,女則多發於乳,或項或肩或臂,外症令人昏迷。”
《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婦人雜病諸候四凡五十論·石癰候》中記載:“石癰之狀微強不甚大,不赤微痛熱……但結核如石”,“乳中隱核,不痛不癢”,“乳中結聚成核,微強不甚大,硬若石狀”。又說:“腫結皮強,如牛領之皮。 ”
清·祁坤《外科大成·論痔漏》說:“鎖肛痔,肛門內外如竹節鎖緊,形如海蜇,裡急後重,便糞細而帶扁,時流臭水,此無治法。”上述症狀的描述與直腸癌基本相符。對癌病的病因病機多認為是由於陰陽失調、七情鬱結、臟腑受損等原因,導致氣滯血瘀,久則成為“癥瘕”、“積聚”。如《諸病源候論·積聚病諸候》說:“諸臟受邪,初未能成積聚,留滯不去,乃成積聚。”關於癌病的治療,中醫學著作中論述更多,有內治與外治、單方與復方、藥物與手術等豐富多彩的治療方法。明·張景岳《景岳全書·積聚》說:“凡積聚之治,如經之云者,亦既盡矣。然欲總其要,不過四法,日攻,日消,日散,日補,四者而已。”對積聚之治法作了高度概括。唐代《晉書》中說:“初帝目有瘤疾,使醫割之”,為我國手術治療癌病的最早記載。
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是一種難治性疾病,目前已認識到它是一類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任何單一手段的局部治療,均難以徹治愈。中醫藥治療腫瘤以扶正祛邪為指導思想,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種治療方法在腫瘤各階段中的作用,起到提高療效或減毒增效的作用,能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關鍵字:#腫瘤的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