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化療作為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其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亦會殺傷人體活躍增殖的正常細胞。而在人體諸多化療敏感組織中,消化道是較早受
化療作為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其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亦會殺傷人體活躍增殖的正常細胞。而在人體諸多化療敏感組織中,消化道是較早受累的組織之一。在諸多消化道毒性反應中以噁心、嘔吐最為常見,雖然化療過程中使用不斷更新的止嘔藥,但還是會出現不同程度噁心、嘔吐反應,導致患者進食減少,體重減輕,機體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患者對再次化療的恐懼感,嚴重的嘔吐可致病人出現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造成病人精神緊張及焦慮,影響治療的繼續進行。
一、做好飲食宣教
臨床有部分患者認為,進食會加重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症狀,從而害怕進食。護士要多與患者交流,向患者講清楚化療引起噁心嘔吐的原因以及飲食與腫瘤治療的關係,讓患者認識到不進食反而會加重患者胃腸道的副反應,消除患者因害怕而加重噁心嘔吐而不敢進食的顧慮。同時做好病房環境衛生,創造一個安全、舒適、整潔的就餐環境,就餐前不做令患者不愉快的治療,鼓勵患者與病友之間多交流飲食經驗,條件許可時可一同進餐。
二、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在化療前後進行科學膳食,鼓勵“三高一多”(即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少食多餐(5-6次/天),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避免辛辣、硬冷、油膩的食物,少吃或不吃醃製熏烤食品,具體食物可與營養師一起協商選擇。化療所致的噁心、嘔吐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抑制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腸道平滑肌的蠕動,因此患者常常會出現食慾缺乏的情況。在護理方面,醫護人員不必要強求患者多進食,而應該根據患者情況,選擇一些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此外,還可以指導患者選擇一些酸味的開胃食物(如山楂、檸檬等)。
三、安排最佳的就餐時機
化療前一天進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米飯、麵食、雞蛋、瘦肉、豆腐等。有大量的研究顯示,大部分患者在使用化療藥物後2小時開始常出現胃腸道反應,因此合理安排化療當天的飲食尤為重要。為避開化療藥物作用的高峰時間,應指導患者在給藥前的2-3小時進餐,待胃內容物基本排空後在給予化療藥物,此時胃腔內壓力較低,發生嘔吐的概率也較低。早餐進食量約為平時的1/2,避免刺激性、易產氣食物,避免早晨空腹和化療前30min內進食。此外,化療期間可口含生薑片,有較好的止嘔健脾之效。囑患者多飲水,保證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以促進腎臟排泄,減輕藥物的毒副作用。
四、中醫療法
中醫認為,化療藥具有一定的藥物毒性,可擾亂人體的氣血,影響臟腑的正常運行,尤其是傷害脾胃運化功能,使之升降失調。脾氣不升則運化失常,胃氣不降、上逆則嘔吐;肝失疏泄,則氣機逆亂,胃失和降,導致嘔吐的發生。
五、輔助療法
放鬆訓練是將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聲音、呼吸、運動等方面,減低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能力,減輕化療所產生的焦慮、抑鬱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噁心嘔吐。常見的輔助療法有音樂療法、意向冥想、呼吸放鬆等。音樂療法作為一種非藥物療法,已被許多學者應用於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緩解噁心、嘔吐的症狀,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音樂療法通過音樂的特質對人體產生影響,從而協助個人在疾病過程中達到心理、生理和情緒的整合,是一種身心受益的治療方式。最好選擇舒緩、輕柔的音樂,如《小夜曲》等古典曲目,在選擇樂曲的過程中尊重患者的情緒、文化背景及音樂喜好等因素,避免混入過多醫護人員對音樂藝術的評價。推薦患者在音樂治療時最好戴上耳機,減少周圍環境干擾,促使患者集中註意力,更好的融入到音樂中去。
關鍵字:#化療後嘔吐如何處理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