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患者一旦聽說自己患了癌症,立即就會想到這是一種“不治之症”,於是“談癌色變”!實際上,癌症可預防可治療,面對癌症,信心很重要。
很多患者一旦聽說自己患了癌症,立即就會想到這是一種“不治之症”,於是“談癌色變”!實際上,癌症可預防可治療,面對癌症,信心很重要。正如今年2月4日世界抗癌日的主題所說的:“共同參與,成就奇蹟”,只要我們積極面對,不治之症也可能被擊退。
不合理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會致癌
“就我市目前情況來看,乳腺癌、結腸癌、肺癌和前列腺癌都有上升的趨勢。”市中心醫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鄭志寶介紹,胃癌、宮頸癌等患病率則略微下降。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導致癌症的原因很多,如居住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在美國癌症權威研究機構的報告中,不良生活習慣佔致癌因素的35%,而吸煙也佔了30%。
“我發現很多患有乳腺癌的病人,都是家庭離異的。”鄭志寶解釋,除了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外,一些內在因素,如遺傳、內分泌失調、精神緊張等都有可能引起癌症。
早預防早診斷很重要
“癌症的發生是一個長期、漸變的過程,從正常細胞到形成腫瘤細胞,通常需要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可以通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等方法有效降低癌症的死亡率。”鄭志寶解釋,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在環境及遺傳等各種因素的誘導下產生的,但並不是有了癌細胞就會產生癌症。
人一生的成長與衰老過程中,其實每天都在與癌細胞打交道。據統計,正常人每天都會產生100-200個癌細胞,但由於人體有相當強大的免疫系統,這些癌細胞產生後不久就會被免疫細胞消滅。這種情況被稱為有“癌”無“症”。
然而當人體的免疫監視功能不能清除突變細胞,或者當這些突變細胞的生長超越了免疫監視功能的限度時,機體就會形成腫瘤,這時人們就會患上癌症。
所幸的是,專家估計約有40%的癌症有預防的潛質。降低患癌症的機率可以通過控製菸草吸入、限制大量飲酒、避免紫外線過度照射和治療肥胖來實現。同時,還應該鼓勵適量體育鍛煉及均衡飲食等健康行為。
鄭志寶介紹,減少肉質食物,避免食用動物脂肪,多吃纖維質含量高的食物、增加水果和蔬菜的食用量,避免過度肥胖等也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
此外,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癌症的治愈率也越來越高。據一項國外統計數據顯示,兒童癌症治愈率達70%,成人的治愈率則為50%,並有臨床調查研究顯示,1/2-2/3的癌症是可以治癒的。
面對癌症,信心是良藥
鄭志寶告訴記者,在他從醫的那麼多年裡,接觸過無數癌症患者。大多數患者知道自己患上癌症後都會出現恐懼的心理,有些患者甚至直接放棄治療和生存的機會。
“其實癌症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面對癌症的時候,身體沒垮,精神先垮了。因此,樹立抗癌的信心還是非常重要的。”鄭志寶解釋,根據當下的醫學技術,患者其實可以“帶癌生存”,就是不一定非要將體內的癌細胞殺死,但可以通過醫學手段,控制其生長,再加上規範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可以做到人與癌“和平共處”。
記者了解到,規範治療,是有效治愈癌症的一個重要途徑。可很多患者往往“病急亂投醫”,聽信一些廣告,到不正規的醫院接受不規範的治療,更有患者將自己的生命寄託於民間偏方,以致延誤病情。
“作為癌症患者,要重視康復和生活質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平時也要注意飲食,一般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少食油炸、油煎、肥肉等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鄭志寶建議,作為患者家屬,應該要正確認識、對待癌症,支持鼓勵患者,幫助其樹立抗癌信心。
關鍵字:#抗癌信心是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