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疼痛是人體自我預警的機能之一,臨床上病人往往由於過度的疼痛,反而凌駕於病情本身之上給患者們帶來更多的痛苦。
2012年10月15日是第九個“世界疼痛日”,而在這之後的10月15至10月21日即為2012年的“中國鎮痛週”。疼痛是人體自我預警的機能之一,臨床上病人往往由於過度的疼痛,反而凌駕於病情本身之上給患者們帶來更多的痛苦。因此,鎮痛藥是在大部分疾病治療中所常用到的藥物,本文在此對中醫傳統方式與西醫鎮痛方式進行對比介紹,希望能對被疼痛所困擾的患者有所幫助。
西藥的常用鎮痛藥與作用
西醫中的主要鎮痛來自於鎮痛藥的使用,常見的鎮痛藥有阿片類鎮痛藥、非阿片類中樞性鎮痛藥、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和局麻藥物等。
其中,阿片類藥物多為相對選擇性受體激動劑,可作為嗎啡受體的激動劑,激動該受體,通過多種環節,增加腦內抗痛系統的功能,提高痛閾,減弱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的感受性,而呈現出鎮痛作用;非阿片類中樞性鎮痛藥則以抑制神經傳導為主,調控單胺下行性抑制通路,影響痛覺傳遞而產生鎮痛作用,鎮痛強度僅為嗎啡的1/10,不良反應主要是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和胃腸蠕動減弱,老年人尤其明顯;非甾體藥物則通過非選擇性、競爭性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環氧化酶而達到鎮痛效果,代表藥物如對乙酞氨基酚等。
在西藥鎮痛的使用中,長期服用會帶來許多副作用,如成癮性、耐受性等,而有些患者使用痛點封閉注射,也會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創傷。
中醫中的鎮痛理論和方式
而在與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中醫中,從“痛”這個字的結構就能看出中醫對疼痛的看法。痛字裡面是一個“甬”,說文解字曰:“甬者,道路也。”“甬”字的外面加一個病字旁,很形像地說明了是道路出現問題。身體的道路即筋脈、血管不通暢,自然就會出現疼痛,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一般來說,中藥藥性比較西藥為平和,毒副反應也較少。較經典的麻醉止痛中草藥就是曼陀羅花,有關使用麻醉藥的記載,較早見於《列子·湯問篇》。公元二世紀,華佗曾用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方法進行過外科手術,而麻沸散就是典型的鎮痛藥代表。而早在秦漢時代,偉大醫著《黃帝內經》就已對痛證的病因、病機、病位、證候、預後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論述,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對痛證的辨證論治也頗詳細,形成了理法方藥兼備的證治體系,僅涉及疼痛的條文就達70餘條。此外,中醫對於疼痛的處理手段也並不拘泥於使用藥物,針灸、按摩等方法亦為中醫傳統手段。
綜上所述,中醫和西醫通過兩條不同的途徑,最終在抵達“鎮痛”這一目標時的體現出的形式和效果也不盡相同。西醫通過藥物的直接作用,起效快而精確,卻有著難以避免的副作用和成癮性;中醫止痛以綜合調理為主,整體疏導身體之餘也難以對急性疼痛緩解一時之急。隨著我國中醫藥現代化的進程逐漸深入,對中藥鎮痛機理的研究也在逐漸深入,如能與西醫迅速治標的特點有機地結合,必然能為疼痛患者帶來更多的幫助。
關鍵字:#關於傳統中西藥鎮痛機理的介紹與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