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肝癌多是以肝炎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在國外多以酒精性肝炎和丙型肝炎為基礎,在我國主要以乙肝為基礎。對於大部分肝炎患者會定期到醫院檢查肝功能
肝功能檢查只是檢測肝細胞的損害情況,是了解肝功能基本情況的一種常規手段。對沒有肝炎的正常人來說,這項檢查可以了解肝臟正常與否;對患有乙肝或有乙肝病史的人來說,就不能全面體現肝臟的健康狀況了。如有的肝癌晚期患者,在癌細胞已經擴散轉移、出現腹水的情況下,肝功能檢查可能還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主要和肝臟的特性有關。肝臟擔負人體的多項生理功能,包括解毒、合成、代謝、轉運及排泄等。
在正常情況下,肝臟是非常“堅強”的一個器官,具有強大的再生能力和儲備功能。有人做過實驗,一隻被切掉2/3肝臟的小白鼠,在3個月後,肝臟可恢復至正常大小。因此,即便被癌細胞侵蝕,肝臟也會不停地進行代償性增生。因此,即使肝臟已經被腫瘤侵蝕過半,只要肝臟1/3的肝細胞在正常運轉,就不影響身體代謝。此時,肝功能檢查可能不會顯示異常,身體也可能沒有明顯不適感。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患者能吃能喝、不疼不癢,肝上卻有惡性腫瘤這樣的疑問。正是因為肝臟的這一特性,人們不易通過平時的肝功能檢查發現肝癌。另外,早期肝癌無任何症狀,極易延誤病情。患者一旦出現右上腹疼痛、食慾下降等症狀,通常已經是肝癌中晚期了。
臨床上常將肝癌易發人群分為3類:第一類是高危人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發展成肝硬化的患者;第二類是中度危險人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但是沒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第三類是低危人群,如非病毒性原因導致肝硬化的患者。
各種肝硬化都容易發生肝癌,包括酒精性肝硬化、膽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或者原因不明肝硬化。這些肝臟疾病發展到肝癌的典型過程,應該是肝炎然後肝硬化然後肝癌。積極防治肝炎是預防和控制肝硬化和肝癌的有效手段,從嬰幼兒開始到未感染的成人預防接種乙肝疫苗,注意飲食衛生和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減少肝炎的發病機會;患了肝炎應積極治療,防止演變為慢性肝炎;患了慢性肝炎應合理治療,避免應用損壞肝臟的藥物。
專家建議上述人群應至少3個月做一次檢查,在每次體檢時,除了常規的肝功能檢查外,應該加做甲胎蛋白及肝膽脾胰彩超檢查,幫助儘早的排查出肝癌。
關鍵字:#肝炎肝功能正常也可患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