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國科學家認為,通過過低劑量的化療來控制癌細胞的生長,比試圖直接殺死癌細胞,可能更有助於患者的生存。
得了癌症,普通老百姓一般會走兩個極端:一是不惜一切代價要將癌症弄掉,吃藥、做手術、化療、放療,甚至誤信所謂的偏方;二是認為癌症就是絕症,治了也是白治,還不如想吃啥趕緊吃,再不享受就來不及了。那麼,得了癌症到底要怎麼辦?
美國科學家認為,通過過低劑量的化療來控制癌細胞的生長,比試圖直接殺死癌細胞,可能更有助於患者的生存。
這一尚存爭議的方法稱,如果癌症病人長期與疾病共存,存活下來的機率可能更大。
目前癌症治療通常採取積極療法,也就是通過高劑量的化療試圖盡可能多地殺死癌細胞。但完全根除癌症的可能性很低,而化療帶來的毒副作用卻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破壞——不僅導致噁心、嘔吐、脫髮和極度疲勞,同時也會削弱免疫系統或引發貧血。
事實上,不少專家認為,高劑量的化療實際上可能使癌症病情惡化,因為自然選擇壓力會使抗藥腫瘤細胞增多,一旦癌症復發,結果將是致命的。
因此,與其試圖消除腫瘤,不如讓小群體的耐藥腫瘤細胞在體內生存。
來自美國的莫菲特癌症中心進行了一項測試,他們使用藥物紫杉醇治療患有兩種不同乳腺癌的小鼠。最初,常規化療確實讓老鼠身上的腫瘤縮小了,但只要一停止治療,腫瘤又會捲土重來。而在最開始給予高劑量的化療後再逐漸採用低劑量的化療,腫瘤的生長得到了有效控制。事實上,這種療法非常有效,大多數老鼠在完全斷藥後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復發。
領隊羅伯特·蓋滕比(Robert Gatenby)博士表示,實驗結果表明,這種自適應的治療策略非常適用於臨床影像診斷,或將延長乳腺癌的無惡化存活期。同時,這種進化原則還可以適用於更大範圍的乳腺癌治療,包括荷爾蒙療法和免疫療法,儘管這些方法還需在實踐中進一步測試。
業內人士指出,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化療可能意味著,女性要經歷數月的衰弱、疲勞和極度令人沮喪的脫髮。如果這種方法真能在減少化療痛苦的同時,提高治療的有效性,那麼乳腺癌患者的生活將顯著得到改善。
關鍵字:#癌症治療不應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