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提及癌或瘤,人們首先會想到生存時間短暫,以及低下的生活質量。但現代醫學告訴我們:其實,大多數腫瘤是可防、可治的。
提及癌或瘤,人們首先會想到生存時間短暫,以及低下的生活質量。但現代醫學告訴我們:其實,大多數腫瘤是可防、可治的。即使有些腫瘤我們目前還不能根治,但通過現代醫療手段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是完全可行的。這在構建和諧社會和人文關懷型社會的今天是有重要意義的。
介入診療的興起給動脈用藥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條件和機會,通過介入治療,可以很大程度控制腫瘤發展,甚至使瘤體縮小,獲得二次治療機會。
腫瘤的介入治療主要分為腫瘤動脈藥物灌注、血管栓塞、支架技術等。
腫瘤的介入治療適合範圍:
1、 各種實體腫瘤的術前、術後、常規及姑息性化療,如肝、肺、食道、胰腺、胃、結腸、直腸、膀胱、盆腔等部位腫瘤的動脈藥物灌注治療。以肝腫瘤效果最好。
2、 支架介入技術主要適用於晚期食管腫瘤的食管介入和解決阻黃的膽道介入。
肝腫瘤、肺腫瘤、盆腔等部位腫瘤均可通過導管將栓塞劑注入供血動脈,阻斷其血運,達到“餓死腫瘤”的目的。
腫瘤的介入治療治療優勢:
1、 動脈藥物灌注療法,通過動脈向腫瘤組織直接給藥,接受藥物劑量大、治療效果好。
2、 對機體整體傷害小,毒副作用低,並發症少、全身狀況恢復快。
3、 血管栓塞治療可抑制腫瘤發展,使其縮小,為患者爭取二次手術機會,物理療法,無毒副作用。
4、 急診介入治療為晚期腫瘤的大出血有良好控製作用。
5、 食管和膽道支架介入技術可明顯改善腫瘤壓迫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介入治療是一門新生的技術,在我國臨床普及推廣不過二、三十年時間。但這短短的二、三十年中介入技術自身的進步,以及在臨床取得的療效都是極其巨大的。腫瘤介入治療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親兄弟”老百姓都聽說過——心臟介入,也就是“冠脈造影”、“放支架”。
心臟介入診療目前已成為冠心病治療最熱門、最常用、療效最確切的診療方式之一。這兩兄弟的“武藝”師出同門,都是通過導絲導管在血管內“行走”,達到治療目的。只不過“戰場”不同:一個局限於心臟血管,另一個則放眼於全身血管。那麼在腫瘤治療方面,介入治療又有什麼優勢呢?
首先是創傷小。介入治療屬於微創技術。術後唯一的創口就是一個長約1毫米的小“針眼”。最早術後半小時後即可起床活動;8小時後恢復到術前水平;觀察1週內出院,且出院後一般沒有特殊注意事項,可以立即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這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最大程度減輕了家屬的護理難度。
再次是副作用小。介入治療是一種精度很高的手術方式。介入科醫生能準備地找到直徑小至1毫米的腫瘤供血動脈,從而有針對性地灌注化療藥——相當於我們用腫瘤組織把高濃度的化療藥物“過濾”了一遍。於是大量的化療藥物被腫瘤組織吸收,進入全身血液的腫瘤藥就相對較少,再經過肝臟的解毒代謝作用,這樣正常組織接觸的化療藥就相對少了很多。
最後是療效大。除了高藥物濃度提升治療效果外,介入治療還有一門“獨門秘技”,那就是栓塞術。腫瘤的瘋狂生長是以大量攫取人體營養為前提的。而這一行為的解剖學基礎就是豐富的腫瘤血管。可以說:沒有血供,就沒有腫瘤的生長。所以,如果說單純殺滅腫瘤細胞是“揚湯止沸”的話,那麼掐斷腫瘤血管、去除腫瘤的生長基礎就可稱得上是“釜底抽薪”!
目前介入治療已廣泛地應用於腫瘤治療各大領域,並發揮出顯著的治療優勢。其中最經典的是肝癌的介入治療。它已使佔肝癌病期80%-90%的中晚期肝癌病人受益,明顯改善了整個肝癌治療的療效。在日本,介入治療已成為小肝癌根治性治療手段之一,介入治療與外科切除的1至5年生存率已無顯著差異。
以上主要介紹的是介入術中的動脈化療灌注術和栓塞術。其實,介入術可不止這兩種方法。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們對介入治療認識的不斷深入,許多新的介入術應運而生:射頻消融術就是其中之一。
簡單的說,射頻消融術就是用一根特製的長針,從體表穿至腫瘤組織中心,再使針尖部位加熱到70℃,而達到殺滅腫瘤細胞的目的。這種治療方式最大的優點是療效確切:在70℃的條件下手術部位的所有腫瘤細胞都會被消滅,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
有國外學者統計:射頻消融術手術成功率基本為100%。其術後1,2,3,5年的生存率為94%,86%,48%,40%。正是由於射頻消融具有創傷小,並發症少,恢復快,安全性好等優點。使得射頻消融術被認為是極具前景的治療技術。特別對肝癌的治療,甚至有學者認為它逐漸將取代手術,成為一種肝癌的標準療法。
醫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認識自身、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奮鬥史。用最小的代價帶來最大的療效,這是現代醫學的發展方向。我們相信,隨著介入治療理論的革新和技術的進步,這個站立在新時代醫療大浪頂端的弄潮兒,必然會擔負起未來的希望,給越來越多的患者帶來福音!
介入診療的興起給動脈用藥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條件和機會,通過介入治療,可以很大程度控制腫瘤發展,甚至使瘤體縮小,獲得二次治療機會。
腫瘤的介入治療主要分為腫瘤動脈藥物灌注、血管栓塞、支架技術等。
腫瘤的介入治療適合範圍:
1、 各種實體腫瘤的術前、術後、常規及姑息性化療,如肝、肺、食道、胰腺、胃、結腸、直腸、膀胱、盆腔等部位腫瘤的動脈藥物灌注治療。以肝腫瘤效果最好。
2、 支架介入技術主要適用於晚期食管腫瘤的食管介入和解決阻黃的膽道介入。
肝腫瘤、肺腫瘤、盆腔等部位腫瘤均可通過導管將栓塞劑注入供血動脈,阻斷其血運,達到“餓死腫瘤”的目的。
腫瘤的介入治療治療優勢:
1、 動脈藥物灌注療法,通過動脈向腫瘤組織直接給藥,接受藥物劑量大、治療效果好。
2、 對機體整體傷害小,毒副作用低,並發症少、全身狀況恢復快。
3、 血管栓塞治療可抑制腫瘤發展,使其縮小,為患者爭取二次手術機會,物理療法,無毒副作用。
4、 急診介入治療為晚期腫瘤的大出血有良好控製作用。
5、 食管和膽道支架介入技術可明顯改善腫瘤壓迫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介入治療是一門新生的技術,在我國臨床普及推廣不過二、三十年時間。但這短短的二、三十年中介入技術自身的進步,以及在臨床取得的療效都是極其巨大的。腫瘤介入治療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親兄弟”老百姓都聽說過——心臟介入,也就是“冠脈造影”、“放支架”。
心臟介入診療目前已成為冠心病治療最熱門、最常用、療效最確切的診療方式之一。這兩兄弟的“武藝”師出同門,都是通過導絲導管在血管內“行走”,達到治療目的。只不過“戰場”不同:一個局限於心臟血管,另一個則放眼於全身血管。那麼在腫瘤治療方面,介入治療又有什麼優勢呢?
首先是創傷小。介入治療屬於微創技術。術後唯一的創口就是一個長約1毫米的小“針眼”。最早術後半小時後即可起床活動;8小時後恢復到術前水平;觀察1週內出院,且出院後一般沒有特殊注意事項,可以立即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這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最大程度減輕了家屬的護理難度。
再次是副作用小。介入治療是一種精度很高的手術方式。介入科醫生能準備地找到直徑小至1毫米的腫瘤供血動脈,從而有針對性地灌注化療藥——相當於我們用腫瘤組織把高濃度的化療藥物“過濾”了一遍。於是大量的化療藥物被腫瘤組織吸收,進入全身血液的腫瘤藥就相對較少,再經過肝臟的解毒代謝作用,這樣正常組織接觸的化療藥就相對少了很多。
最後是療效大。除了高藥物濃度提升治療效果外,介入治療還有一門“獨門秘技”,那就是栓塞術。腫瘤的瘋狂生長是以大量攫取人體營養為前提的。而這一行為的解剖學基礎就是豐富的腫瘤血管。可以說:沒有血供,就沒有腫瘤的生長。所以,如果說單純殺滅腫瘤細胞是“揚湯止沸”的話,那麼掐斷腫瘤血管、去除腫瘤的生長基礎就可稱得上是“釜底抽薪”!
目前介入治療已廣泛地應用於腫瘤治療各大領域,並發揮出顯著的治療優勢。其中最經典的是肝癌的介入治療。它已使佔肝癌病期80%-90%的中晚期肝癌病人受益,明顯改善了整個肝癌治療的療效。在日本,介入治療已成為小肝癌根治性治療手段之一,介入治療與外科切除的1至5年生存率已無顯著差異。
以上主要介紹的是介入術中的動脈化療灌注術和栓塞術。其實,介入術可不止這兩種方法。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們對介入治療認識的不斷深入,許多新的介入術應運而生:射頻消融術就是其中之一。
簡單的說,射頻消融術就是用一根特製的長針,從體表穿至腫瘤組織中心,再使針尖部位加熱到70℃,而達到殺滅腫瘤細胞的目的。這種治療方式最大的優點是療效確切:在70℃的條件下手術部位的所有腫瘤細胞都會被消滅,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
有國外學者統計:射頻消融術手術成功率基本為100%。其術後1,2,3,5年的生存率為94%,86%,48%,40%。正是由於射頻消融具有創傷小,並發症少,恢復快,安全性好等優點。使得射頻消融術被認為是極具前景的治療技術。特別對肝癌的治療,甚至有學者認為它逐漸將取代手術,成為一種肝癌的標準療法。
醫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認識自身、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奮鬥史。用最小的代價帶來最大的療效,這是現代醫學的發展方向。我們相信,隨著介入治療理論的革新和技術的進步,這個站立在新時代醫療大浪頂端的弄潮兒,必然會擔負起未來的希望,給越來越多的患者帶來福音!
關鍵字:#哪些癌瘤患者適合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