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腫瘤生物免疫治療是一種新興的、具有顯著療效的腫瘤治療模式,是通過人為的干預,來調動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癌細胞進行殺滅和抑制其增殖。
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生物概念
腫瘤生物免疫治療是一種新興的、具有顯著療效的腫瘤治療模式,同時也是一種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療方法。它是運用生物技術和生物製劑對從病體採集的免疫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和擴增後回輸到病人體內的方法,以激發和增強機體的自身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
腫瘤生物免疫治療包括免疫治療和基因治療兩種模式。是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後的第四大腫瘤治療技術。
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的其作用不是殺死全部癌症細胞,而是由於當癌症細胞負荷明顯降低時,機體的免疫功能恢復後,通過清除微小的殘留病灶或明顯抑制了殘留癌症細胞增殖的方式來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腫瘤生物免疫治療正是通過人為的干預,來調動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癌細胞進行殺滅和抑制其增殖。
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生物概念的發展
早期免疫治療主要集中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隨著人類疾病譜的變化,以及對機體免疫系統的深入認識,免疫治療的範圍擴展到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症,近二十年來,免疫治療進程很快,在1982年,首次報導用單克隆抗體成功地治療了人類的B細胞淋巴瘤。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美國FDA陸續批准了用於治療癌症、肝炎及多發性硬化。 90年代初,成功分離出能被淋巴細胞識別的腫瘤抗原。
2011年10月3日,這是一個令全世界人都振奮的日子,因為用“樹突狀細胞(DC細胞)治療癌症”技術榮獲了醫學界最高獎項:諾貝爾醫學獎,這意味著基於樹突狀細胞的細胞免疫治療癌症獲得了世界性的認可。榮摘諾貝爾醫學獎的是加拿大免疫學家斯塔曼,首先發現了人體內具有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功能的樹突狀細胞(DC細胞),並用這種細胞治療自己的胰腺癌,使得生命延長了4年之久。美國腫瘤協會認為,此項研究成果形成了免疫治療的基礎,為癌症治療奠定了基礎。
DC細胞早在2005年在美國已用於臨床,並獲得了非常好的療效,據有關統計,使用此技術治療的腫瘤患者3年生存率為72%,未使用的為33%;5年生存率使用CLS治療的為57%,未使用的為22%。
在第37-39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和第七屆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CSCO)上,專家指出:“腫瘤生物免疫療法成為最令人矚目、最鼓舞人心的焦點,將成為21世紀人類攻剋癌症具有戰略意義的一個重要方面”。
同時,中國十二五計劃也將生物醫藥產業列為國家重點發展和扶持的新興戰略產業。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無疑正面臨著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
關鍵字:#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生物及其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