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推拿療法是一門普遍適用於老年、青年、兒童、婦女的治療方式,副作用少,應用範圍廣泛,可作為一種普遍應用的自我保健方法。
中醫推拿,是以中醫的髒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現代醫學認為,推拿手法的物理刺激,使作用區引起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的變化,局部組織發生生理反應,這種反應,通過神經反射與體液循環的調節,一方面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又引起整體的繼發性反應,從而產生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的改變,達到治療效果。
推拿療法是一門普遍適用於老年、青年、兒童、婦女的治療方式,副作用少,應用範圍廣泛,可作為一種普遍應用的自我保健方法。但要達到因人因病施治,對推拿大夫的要求卻很高。要得心應手地運用推拿技術不僅要了解西醫學中人體骨骼、血脈、肌肉的解剖,還要掌握中醫經絡學說,牢記各個穴位的位置。推拿作為以人療人的方法,通常是指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於病患的體表、受傷的部位、不適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體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以期達到疏通經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療效。
經絡是人體內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氣血運行的通路,在人體內彼此緊密相連,縱橫交錯,內通五臟六腑、外絡肢體皮毛,構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起著行氣血、通陰陽、養臟腑、利關節的作用。人體體表通過經絡、穴位與內臟之間存在著有機的內在聯繫。推拿按摩療法能夠使經絡暢通陰陽平衡,從而使人保持一個健康狀態。內臟有病也可以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對體表經絡、穴位進行推拿刺激,也可以通過經絡將治療疾病的“信息”傳達給有病的髒腑,從而發揮治療作用。
關鍵字:#中醫推拿療法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