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國首款腫瘤電場治療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開出廣東地區首張處方,並同步在全國14個城市開啟首批供貨,這標誌著15年來中國內地首個膠質母細胞瘤突破性創新療法正式惠及患者。同日,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發起的國內首個針對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慈善援助計畫-”愛普新生—腫瘤電場治療病患援助計畫”正式啟動,旨在切實提高創新治療手段的可近性,幫助更多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減輕經濟負擔,更早獲得及時有效的標準治療。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神經外科主任牟永告教授開立首張電場治療處方
今年5月1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腫瘤電場治療愛普盾用於與替莫唑胺聯用治療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治療,以及作為單一療法用於復發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治療,僅獲準不到兩個月即開出了廣東地區首張處方。同時,廣東地區首家「腫瘤電場智療服務中心」正式落腳廣州百濟藥房,為病患提供全面的院外治療服務。
等了15年,創新療法可望打破國內膠質母細胞瘤治療困境
腫瘤電場治療是一種便攜、非侵入性的全新腫瘤治療方案,其作用機制是透過低強度、中頻交流電場,作用於增殖腫瘤細胞的微管蛋白,可透過幹擾腫瘤細胞有絲分裂,抑制腫瘤增長並使受電場影響的癌細胞死亡。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神經外科主任牟永告教授指出:「多年來,膠質母細胞瘤的治療方案更新十分緩慢,在其他腫瘤治療中大熱的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紛紛折戟膠質母細胞瘤,只有腫瘤電場治療經國際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了對GBM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腫瘤電場治療成為了國際上近十年來唯一獲批且納入權威的NCCN指南推薦的創新療法。
國際III期多中心臨床研究EF-14證實,在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相較於單獨使用替莫唑胺(TMZ)化療,接受腫瘤電場治療與TMZ聯合治療患者的五年總存活率提高超過兩倍,由5%提升至13%,中位總存活期由16個月延長至20.9個月。此外,腫瘤電場治療表現出的效果與依從性密切相關,當患者每天使用超過22小時,五年存活率可提升至29.3%,幾乎是單獨使用TMZ五年總存活率的6倍。
腫瘤電場治療可惠及廣東地區首位患者
膠質母細胞瘤是原發性惡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中發生率最高的腫瘤,惡性程度高、生長快、病程短、術後易復發且高致殘,最具侵襲性,患者臨床預後極差,中位存活期僅15個月,復發率接近100%,五年存活率仍不足5%,被認為神經外科治療中最棘手的難治性腫瘤之一。
「膠質母細胞瘤整體預後差,主要是其生物學特性決定的:膠質瘤浸潤生長,沒有明顯邊界,而且異質性大,放化療抵抗。對於膠質母細胞瘤,二十年來我們一直推行以顯微外科為基石的綜合治療,膠質瘤的基礎研究與診療水平國內領先。存活期更長。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命。
腫瘤電場治療設備
病人家屬王先生(化名)感慨終於等到了先進的治療手段:「去年底,病人突發急診入院手術,手術中病理檢查可能是膠質母細胞瘤,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牟永告教授處進一步病理基因檢測確診了,突如其來的消息對於我們整個家庭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去香港,現在終於可以在內地直接進行治療了,我感到自己很幸運,也希望腫瘤電場治療能給患者和我們家庭帶來新生。
牟永告教授表示:「在中國,每年有超過45,000例的患者被確診為膠質母細胞瘤,作為臨床醫生,我們和患者一樣期待腫瘤電場治療這種創新治療方案帶來的突破和變革。腫瘤電場治療的上市突破了15年來國內膠質母細胞瘤治療窘境,'手術+放化療+腫瘤電場治療'已經成為了新的標準治療方案。的創新療法,今天已經有本院的患者開始使用,期待更多的國內患者能夠受益。
首個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援助計畫啟動,實際減輕治療負擔
為幫助更多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減輕治療的經濟負擔,提升創新治療的可及性,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發起了”愛普新生—腫瘤電場治療患者援助計畫”,由再鼎醫藥向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無償提供援助腫瘤電場治療貼片,自2020年6月起,符合資格的低保患者和低收入患者均可申請。
「近年來,隨著癌症防治成為國家保障民生的重要工作,我國癌症診療水平不斷提高,但相較於其他惡性腫瘤,腦腫瘤備受忽視,而事實上,以膠質母細胞瘤為代表的腦瘤是目前我國癌症攻堅戰中最難攻克的癌種之一。 。 ,希望能幫助更多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國際前沿的創新療法,幫助患者第一時間獲得優質的治療方案,切實提升創新療法的可及性,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和家庭的經濟負擔,增強患者與疾病抗爭的信心,進而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
家庭醫師線上(www.familydoctor.com.cn)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絡:020-37617238
關鍵字:#我國首款腫瘤電場治療開立廣東首張處方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率先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