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靶向藥物治療與常規化療相比,靶向藥物療法能夠識別腫瘤細胞上由腫瘤細胞特有的基因所決定的特徵性位點,通過與之結合,阻斷腫瘤細胞內控制細胞生長
靶向藥物治療是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的新興腫瘤治療方式。與常規化療相比,靶向藥物療法最顯著的優勢就是針對腫瘤基因開發,能夠識別腫瘤細胞上由腫瘤細胞特有的基因所決定的特徵性位點,通過與之結合,阻斷腫瘤細胞內控制細胞生長、增殖的信號傳導通路,從而殺滅腫瘤細胞、阻止其增殖。靶向治療治療特點就是針對特定的靶點,這些靶點針對腫瘤細胞特定的,一般細胞很少表達或者不表達,口服靶向藥物只是用於某些患者。
儘管靶向藥物對治療腫瘤有著突出的優點,但是束永前教授也不得不多次反复的強調,不是所有腫瘤患者都可以口服靶向藥物進行治療,靶向藥物只適用於特定基因突變患者。據統計,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對於EGFR突變人群,口服靶向藥物70%有效,但是對於EGFR未突變人群,口服靶向藥物只有不到1%有效。臨床研究還發現,在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變的發生率大約為30%,也就是說,每10個患者只有3人有EGFR基因突變,這3個人才可以使用靶向藥物治療。腫瘤細胞是有多樣性的,並非所有腫瘤細胞都具有一樣的特徵性位點,這是因人而異的。因此,只要在使用前檢測患者體內是否有符合條件的基因,判斷其腫瘤細胞上是否有符合條件的位點,就可以預知該藥物是否會奏效,這從臨床上節省了金錢和時間,這樣的檢測被稱為基因突變檢測。只有特定基因突變的腫瘤患者,才適用於口服靶向藥物治療。
靶向藥物的特點決定了其尤其適合身體虛弱的晚期患者使用,因為這類患者的身體狀況無法承受化療放療帶來的副作用,又不能通過手術對病灶進行清除(病灶已經發生擴散,很難徹底排查並切除)。靶向治療基本上毒副反應相對低,但是不表明完全沒有毒副反應,還是有相應的副反應的。比方說在使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製劑的時候,還是有皮疹的發生,一些腹瀉還有疲勞等等,這些副反應和化療相比,是比較輕微的。而且處理起來比較容易的。靶向治療有特定的優點,服用非常方便,有很多口服的靶向治療,一天一片,病人很容易接受。如果我們選擇了靶向治療,選定了特定的人群,有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分子靶向治療的使用是有嚴格條件的,它所針對的是特定的靶子,就像導彈發射前需要雷達和衛星幫助尋找並鎖定目標一樣,它也需要一些輔助手段。如現在較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乳腺癌,接受這種治療方法的都是HER2陽性晚期復發或擴散的乳腺癌病人,一般是病人在嘗試過其他傳統治療均無效後才應用。一般篩查出可接受生物靶向藥物治療的HER2陽性患者,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與生活質量。一旦檢測出HER2陽性狀態,患者需採取規範化、個體化的治療,避免被漏診或誤診,選擇最合適的治療藥物和疾病管理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成本。盲目在一線使用靶向治療也是不可取的。臨床研究認為,在未經相關基因突變檢測而選擇的患者中,化療比口服靶向藥物的優勢更顯著。所以,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腫瘤靶向治療通常和常規化療聯合使用,以達效果的最大化。
現在還有很多癌種還沒有特定的分子靶向,如鼻咽癌現在還沒有確切的靶向藥物,現代醫學針對鼻咽癌放化療是治療的首選,部分鼻咽癌通過放化療,可以治愈,早期鼻咽癌放化療後,5年生存率達到70%。腫瘤的治療應根據患者的身心狀況、腫瘤的具體部位、病理類型、侵犯範圍(病期)和發展趨向,結合細胞分子生物學的改變,有計劃地、合理地應用現有的多學科各種有效治療手段,以最適當的經濟費用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同時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字:#靶向藥物化療適用哪些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