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由於免疫組化實驗方法在各醫院病理科的迅速普及,許多患者的術後標本可以進行免疫組化檢查。這對於患者的診斷、分型以及術後的綜合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由於免疫組化實驗方法在各醫院病理科的迅速普及,許多患者的術後標本可以進行免疫組化檢查。這對於患者的診斷、分型以及術後的綜合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主要介紹兩個對治療有重要意義的免疫組化。
一、多耐藥(MDR)基因
腫瘤細胞耐藥是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引起耐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多藥耐藥性,即腫瘤細胞接觸一種抗癌藥物產生耐藥性後,對多種結構和作用機制不同的其它抗癌藥也產生耐藥性。多藥耐藥(MDR)基因的產物P糖蛋白(P-gp)是一種跨膜蛋白,作為“藥泵”功能引起癌細胞產生耐藥,它具有膜轉運蛋白的許多結構特徵,一旦與抗癌藥物結合,在ATP供能下,將藥物由胞內泵出胞外,因而胞內藥物濃度不斷下降,以致無法發揮細胞毒作用,出現耐藥性。陽性表達的細胞對化療劑尤其是蒽環類和長春花鹼類及阿黴素等化療劑,具有固有和獲得性耐藥。 P-gp表達可見於高度固有耐藥的腫瘤,在這些腫瘤,P-gp的高水平表達亦見於產生這些腫瘤的正常組織。對化療敏感的腫瘤通常P-gp表達率低,那些對系統化療最敏感的實體瘤(精原細胞瘤和胚胎性癌)很少出現P-gp表達,曾接受過化療患者發生的腫瘤常有P-gp表達增強。檢測P-gp表達有助於確定可能對常規化療耐藥的腫瘤,從而提供適合於這些病人合理的替代治療方法,對腫瘤病人選擇化療方案和預後的判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
人類最先發現乳腺癌細胞和激素的關係始於1896年。 Bentson觀察到乳腺癌患者切除卵巢後可使乳腺癌細胞的生長受到抑制。 1967年Jensen發現人類乳腺癌中含有ER。從此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研究。女性正常乳腺的細胞上存在ER和PR,雌激素和孕激素通過ER和PR對細胞功能進行調節。當細胞惡變時,腫瘤細胞可以部分地或全部保留正常的受體系統,其功能與正常細胞相似。這種腫瘤細胞的生長仍然依賴原來的激素環境調節,稱為激素依賴性腫瘤,臨床上稱為ER陽性乳腺癌。有些細胞在癌變過程中,其受體系統保留很少或完全喪失,不能再作為激素的靶細胞,其生長不再受激素的控制與調節,臨床上表現為ER陰性乳腺癌。 Jensen發現ER後,很快又發現PR,並證明PR的合成與雌激素和ER複合物在核內發生的變化過程有關,PR的形成直接受ER的控制和調節,故PR陽性的乳腺癌,ER大多為陽性。
臨床上可以通過對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的檢測,得出腫瘤細胞內激素受體含量的水平,從而提示乳腺癌的預後信息和指導內分泌治療。據報導乳腺癌ER、PR檢測的陽性率分別為40%~60%、30%左右。許多文獻均已證實,ER、PR變化與乳腺癌病人預後密切相關,亦與其他公認的預後因素,如腫瘤分級、倍體性及分期有關。高分化腫瘤或臨床分期較低的腫瘤ER、PR更可能陽性,受體陽性腫瘤細胞的明顯減少與細胞增殖分級增高、c-erbB-2癌基因擴增增加及EGFR表達增加有關。免疫組化抗受體檢測可預測乳腺癌對激素治療的反應性。無ER或PR表達的腫瘤對激素治療通常反應性差,而ER及PR陽性腫瘤則對激素治療反應性高。事先未經激素受體測定的乳腺癌患者,應用內分泌治療有效率只有30%;而經ER測定陽性者有效率達55%~60%,受體陰性者有效率5%~8%。 TAM治療無效的原因與ER的異常結構有關。
美國臨床腫瘤年會(ASCO)國際權威協作臨床研究報導乳腺癌患者的結果表明:
1、乳腺癌術後輔助三苯氧胺(TAM)治療可以明顯降低復發率、死亡率;
2、TAM對絕經後患者有效,絕經前患者也有一定療效;
3、ER陽性患者用TAM效果最好,ER不明的患者也有效;
4、輔助化療後加用TAM,能進一步提高療效;
5、延長服藥時間能提高療效;
6、服用TAM明顯降低對測乳腺癌發生率;
7、長期服用TAM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乳腺中存在ER和PR,當乳腺上皮細胞發生癌變時,ER、PR會部分或全部缺失。如果乳腺腫瘤組織仍表達這兩類受體,表明該腫瘤細胞仍受內分泌調節,仍可採取內分泌治療。據文獻報導,乳腺癌ER陽性率約為50%~80%,PR陽性率約為50%。兩種受體對於指導治療、療效預測及預後評價有很大價值。 ER和(或)PR陽性患者較ER和(或)PR陰性患者有較好的預後,前者的5年及10年生存率均高於後者,且前者接受內分泌治療較後者有更好的療效。
關鍵字:#乳腺癌免疫組化指標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