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和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有效殺死殘留癌細胞,適合於中晚期癌症,能提高5年生存率,改善生活質量。不過,放化療會帶來多種不良反應,因此術後需加強調理。
癌症患者放化療後該如何調理身體?
1、加強營養支持
放療或化療後應重點做好營養調節,加強營養支持,提供充足蛋白質和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各種營養素按合理的比例搭配。注意飲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遠離辛辣刺激、高纖維素、高脂肪的食物。用化療藥物後排出的第一泡尿顏色較深,無需過度擔憂,這跟藥物息息相關,日常多喝水就行,每天的喝水量應達到2000毫升,有助於體內代謝廢物和毒素排出,減輕肝臟和腎臟承受的負擔。
2、積極預防感染
放化療後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受到感染的風險高,因此應維持個人及室內衛生。不能接觸攜帶致病菌者,不能去人口密集的場所,外出時最好戴上口罩。
3、保護好皮膚
放療結束後放射野部位皮膚易出現乾燥、紅腫和脫皮等。日常應穿寬鬆且柔軟的衣服,盡量選擇純棉或絲質材料的;皮膚瘙癢時不能用手抓撓,更不能用熱水燙洗,以免造成局部感染。洗澡時用溫水以及質地溫和的肥皂,不可用強鹼性的沐浴露,也不能用搓澡巾。注意皮膚保濕和清潔,不可塗抹含酒精、刺激性太強的化妝品。
4、多休息
放化療後應多注意休息,不能做重體力勞動,做到勞逸結合。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緩和的有氧運動,如練習瑜伽、散步、騎自行車等,有助於強身健體,利於身體康復。
5、做好口腔護理
放化療後應做好口腔清潔,每天早晚分別刷牙一次,飯後及時漱口,不可用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液,積極預防牙齦炎和牙周炎。放療可能會造成口乾,因此應多喝水,增加含漱頻率;適當含服維生素C片和酸性含物含化,有利於腺體分泌。
溫馨提示
放化療後需聽從醫生建議用藥,防止過量使用或漏服,一旦出現跟藥物有關的不良反應,應第一時間反饋給醫生。治療結束後應定期去醫院複查,複查項目除了血常規、肝腎功能和心電圖外,還有CT和磁共振等,一般情況下3~6個月復查一次,但具體還需諮詢醫生。
關鍵字:#放化療後做好身體調理從5個方面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