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避孕藥會增加宮頸癌患病機率
他們評估了28項研究中的125000例宮頸癌患者服用避孕藥的情況,但沒有詳細了解具體的避孕藥類別。結果發現,服用避孕藥5年或以下的婦女,罹患宮頸癌的風險提高10%;服藥長達9年的婦女,這一機率則增加60%;而服藥10年以上的婦女的患病機率則是從未服藥婦女的2倍。研究者認為,該研究顯示,長期使用激素類避孕藥可能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
一直以來,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被認為是導致大多數宮頸癌的特異性致病因素。而之前有研究發現,長期服用避孕藥會令有hpv感染者罹患宮頸癌的機率提高4倍。但該研究卻指出,宮頸癌發病率的升高與婦女是否有hpv感染無關。研究者表示,他們還需進一步研究,以確定婦女在停止服用避孕藥後,罹患宮頸癌的風險是否會降低。
全球最大的避孕藥製造商—-德國先靈製藥公司的發言人則認為:“使用避孕藥仍然是利大於弊,因為它能降低罹患卵巢癌、子宮癌以及其他癌症的機率。 ”英國計劃生育協會的主席aeweyman也贊同上述觀點,他認為對於大多數婦女而言,避孕藥在預防卵巢癌、子宮癌和控制生育方面功不可沒,其不良反應確實小於它所帶來的益處。
關鍵字:#避孕藥會增加宮頸癌患病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