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長徐瑞華教授介紹,隨著胃鏡及現代影像學技術的普遍應用,早期胃癌的診斷率有所提高,可達到10%左右,早期治療的治愈率也高達95%,但目前我國住院病例中超過90%的胃癌病人是進展至中晚期
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長徐瑞華教授介紹,隨著胃鏡及現代影像學技術的普遍應用,早期胃癌的診斷率有所提高,可達到10%左右,早期治療的治愈率也高達95%,但目前我國住院病例中超過90%的胃癌病人是進展至中晚期才就醫的,此時的5年生存率小於20%,即便是國內領先的醫院,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只能達到46.3%,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除了要提高早期診斷率之外,胃癌發病的年輕化趨勢也非常值得關注。胃癌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發病的高峰年齡在50歲-80歲。但這並不意味著胃癌離年輕人很遙遠,但從臨床情況來看,中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增加迅速。近5年來,19歲至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除去多數專家認同的與性別、遺傳、曾經的慢性良性胃部疾患、醃熏飲食、煙塵環境等有關因素外,睡眠嚴重不足、飲食幾無規律、工作和心理壓力過大,以及對胃部不適或胃部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不以為然,都是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患胃癌的主要因素” ,徐瑞華教授還強調:“年輕人患的胃癌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加之容易誤診,確診胃癌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此時才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梁寒教授也提醒年輕人,要保持健康生活習慣,遠離胃癌風險。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心窩隱痛、食後飽脹感,食慾不振、消瘦、乏力,經常嘔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膽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症狀者,應及早就醫,不可延誤。而那些胃癌的高危人群,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惡性貧血、胃大部分切除術後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另外,如果已經確診胃癌,患者也大可不必灰心喪氣。徐瑞華教授表示:“與癌症進行搏鬥,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注意力。即使沒有在第一時間診出胃癌,手術切除病灶,新型靶向藥物也能很好地實現安全、經濟和有效的化療。新型腫瘤內激活口服氟尿嘧啶藥物——希羅達已進入我國,並應用於進展期胃癌治療應用,患者在化療時不需靜脈插管,降低了骨髓抑制、脫髮等毒性反應。”
關鍵字:#中青年要當心胃癌來勢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