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化療藥物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佔有很主要的位置,但是化療藥物在應用過程中可以對多個器官和組織產生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消化道的反應
化療藥物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佔有很主要的位置,但是化療藥物在應用過程中可以對多個器官和組織產生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消化道的反應,包括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由於腸道粘膜是由快速分裂細胞構成,所以此類反應可以自行緩解,較少生成遠期毒性。而心臟是由有限再生能力的細胞構成,所以化療藥物對心臟可以產生近期及遠期的毒性反應,對患者的生存及預後有很重要的影響。目前醫學研究最多的就是蒽環類化療藥物的心臟毒性反應。
蒽環類抗癌藥物是一種對造血系統腫瘤和實體腫瘤具有高效作用的抗癌藥物,蒽環類藥物包括阿黴素、表柔米星、阿克拉黴素、柔紅黴素、米托蒽醌、去甲氧柔紅黴素等。在臨床的化療方案中,蒽環類藥物呈現出明顯的劑量-效應線性關係,給予較大的劑量會產生較高的完全緩解率,劑量偏低會嚴重影響到藥物的療效和治愈率。然而,由於其骨髓抑制、心臟毒性、脫髮等不良反應,尤其是蒽環類化療藥物的心臟毒性的累積。蒽環類化療藥物的心臟毒性的病因主要分為6大方面:氧化應激,包括自由基和超氧化物的形成。代謝產物,腫瘤患者常常有一個自發且逐漸加重的脂質過氧化反應。鈣平衡,蒽環類藥物能刺激Ca2+從單個心肌細胞和骨骼肌細胞的肌漿網中釋放。免疫反應的作用,是蒽環類藥物心臟毒性的另一種機制。慢性心肌病和遲發性心臟損傷。蒽環類藥物在體內可引起心肌α肌動蛋白、肌鈣蛋白、肌漿球蛋白輕鏈2和肌酸激酶M對碘氧基苯甲醚等基因表達的選擇性抑制,這就解釋了與蒽環類藥物引起心肌病相關的肌原纖維的喪失。在細胞分子水平上的假說包括自由基介導的心肌損傷,來自於鈣超載的心肌損傷,對心肌腎上腺素能的干擾,釋放血管活性肽和來自於阿黴素代謝產物的細胞毒性,在其他形式心室功能障礙中已經證實有前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這可能與蒽環類藥物引起的心臟損傷直接相關。
蒽環類化療藥物的心臟毒性檢查,常規的心臟影像學檢查可以用來檢測亞臨床的心臟功能異常。檢查左室射血分數是目前最為常用的監測蒽環類藥物心臟毒性的方法。 Lipshultz等發現,用藥早期出現的射血分數短暫下降對於阿黴素心臟毒性的發生來說可能是一個敏感的預測因子。故認為接受阿黴素化療的患者當射血分數下降到55%時必須停止用藥。在蒽環類藥物治療前測得E/A比值異常可為預測早期心臟毒性的獨立危險因子。另外,心臟肌鈣蛋白T(cTnT)是心肌細胞損傷的標誌物。已經發現在使用蒽環類藥物的兒童中cTnT升高,然而這些升高遠遠低於在心肌缺血時的觀測值。 cTnT在阿黴素損傷的心肌細胞釋放,通過對血清中的cTnT測定可以為阿黴素的早期心臟毒性監測提供一種敏感的方法。關於成人中cTnT上升,一些研究的結果卻相反,在一項研究中沒有發現cTnT的升高,而在另一項研究中則發現cTnT的升高並伴隨著射血分數的下降。 Aune等研究表明,在成人中持續測定cTnT可以早期發現蒽環類藥物心臟毒性。
現代醫學對如何減輕化療藥物對心臟的毒性反應,至今還沒有很好的辦法,因此建議化療時應評估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化療時患者的心血管狀況評估對早期檢測和預防高危人群的心臟衰竭至關重要。現在很多腫瘤科醫生建議在癌症患者的治療中,心臟科醫師的參與是很有必要的。心臟疾病對癌症患者的影響不可小視,細緻的心髒病學投入可以使癌症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得以延緩或預防。
關鍵字:#訴化療藥物的心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