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許多癌症病人在手術後,希望服用一些抗癌中藥進行調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醫中藥治療是癌症綜合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一些患者盲目服用中藥,以為多多益善,不必顧忌,這種傾向值得關注。
許多癌症病人在手術後,希望服用一些抗癌中藥進行調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醫中藥治療是癌症綜合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一些患者盲目服用中藥,以為多多益善,不必顧忌,這種傾向值得關注。
* 在一些癌症病人的床頭櫃上,抗癌中成藥成堆,有在醫院裡配的,有聽人介紹自行在藥房買的,有參加講座後免費贈送的。還有更多的保健品,這裡暫且不論。
* 一些癌症病人或家屬千方百計尋找抗癌單方、驗方、秘方。這個單方是別人介紹的,這個驗方已治好一位癌症病人,這個秘方來自云南,價格雖不便宜,但也要一試。
* 迷信以毒攻毒抗癌中藥。一些中藥處方中不但有半枝蓮、白花蛇、知草等清熱解毒中藥,還有蜈蚣、全蠍、蟾皮等以毒攻毒中藥,病人服用後,胃部反應很大,但病人和家屬仍深信不疑。
* 誤以為中藥越多,價格越高,才是好藥。拎回一大包中藥,每帖有20多味,每味30克,還要特大號鍋子煎煮。有的湯劑價格不菲,一劑少則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可只服一天。
上述多多益善的種種表現有悖中醫治癌原則,必須引起癌症病人的重視,因為中醫中藥治癌並非多多益善,而是講究原則、辨證用藥的。
首先是扶正祛邪、調節陰陽。癌症病人的癌塊雖然長在局部,如胃、肝、肺、乳腺、卵巢等部位,但它是整體疾病的局部表現。因此,中醫認為癌症是正不勝邪,正虛邪盛,而單用清熱解毒藥、以毒攻毒藥來祛邪,或單用人參、西洋參、靈芝等藥來扶正,均難以解決正虛邪盛這一病理狀態。
其次是分析標本。標多為邪,從中醫角度有濕、熱、瘀等表現。濕常見於嘔吐、噁心、浮腫,舌苔厚膩;熱常見口乾、便乾、尿赤、舌邊尖紅等;瘀常見疼痛固定、腫塊、舌質青紫、正下脈粗黑。本指正氣,正氣虛又可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它們各有其證候。氣虛選用人參、黃芪,血虛選用當歸、白芍,陰虛選用生地、沙參、杞子,陽虛選用仙靈脾、肉蓯蓉等。絕大多數癌症病人均正虛與邪盛並存,只是不同的病人邪正之間的偏重有所不同。因此,必須通過辨證,了解病人邪正的偏重後,再增減扶正祛邪藥。而抗癌中成藥,包括單方、驗方、秘方等均以不變應萬變,是很難取得好的療效的。
再次是同病異治。同病即指同一種疾病,如肝癌,西醫治療方法及用藥可以相同,但中藥不行。中醫辨證將肝癌分好幾種證型,如氣滯血瘀型、脾氣虛弱型、氣陰兩虛型,中醫用藥必須辨證處方,辨證錯了,效果必差,甚至引起反應。因此,使用中藥湯劑,必須望問聞切,看舌象,搭脈象,才能處方,那種一張處方或秘方多人使用,即使是同一種疾病也是不妥當的。
最後是因人制宜。同樣是乳腺癌,由於年齡、體質的差異,有否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合併症,中藥處方是完全不同的,如服用地冬合劑(六味中藥),不同的乳腺癌病人必須在地冬合劑基礎上進行加減。此外,中醫處方講究群臣任使,講究配伍,藥味太多未必能增效。一般抗癌中藥處方10~12味藥,一劑總劑量200克左右,煎煮不難。
幾十年的臨床實踐已經證明,服用抗癌中藥貴在辨證處方,堅持數年,而不在多多益善。
關鍵字:#中醫治癌並非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