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乳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和第四位,已成為威脅乳癌患者長期存活的首要因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數據顯示,乳癌已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2020年,全球乳癌新病例高達226萬例,而我國新發病例接近42萬,相當於佔了20%,嚴重威脅我國女性的身心健康。」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乳房外科副主任醫師齊立強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乳癌邁進“慢病時代”,但患者仍面臨近期或長期復發風險
近幾年來,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和治療藥物的更新迭代,我國乳癌診療水準逐年提高,已初步形成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在內的成熟體系。
對此,齊立強教授指出:「如今,乳癌的治療已轉變為慢病治療,而非絕症。同時,隨著各種治療手段、治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早期乳癌五年存活率已經在90 %以上,給了我們患者不少鼓勵。”
不過,不少乳癌患者仍面臨轉移和復發風險。數據表明,在每年新發乳癌病例中,約3%-10%的患者在確診時即有遠端轉移。即使在早期患者中,也有近30%會發展為晚期乳癌,五年存活率僅20%。從整體來看,乳癌患者術後復發率達到了30%-40%,且復發時通常伴隨遠端轉移,患者預後較差,其中,患者5年內復發轉移風險為最高。復發轉移已成為威脅乳癌患者長期存活的首要因素,乳癌防治情勢依然嚴峻。
HR+乳癌患者佔比約七成,內分泌治療協助破解復發困局
「乳癌的分子分型有一共有四類,包括管腔A型、管腔B型,HER-2陽性和三陰性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HR+)乳癌佔了其中兩類,即管腔A型和管腔B型。它在所有乳癌中佔最多,接近70%。「齊立強教授強調,「相對其他分型的乳癌來說,HR+乳癌的長期復發風險會更高。在我們臨床當中,六七年復發的其實還不少見,10年的也不是很罕見。我自己治療過的HR+乳癌患者中,最長的複發時長為31年。”
HR+乳癌實際上是一種荷爾蒙依賴性腫瘤,它的發生和發展與人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大量數據, 包括動物模型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 雌激素會引起乳癌的發展。對於HR+乳癌來說,內分泌治療貫穿乳癌患者從早期、復發到晚期的全部臨床過程。對此,齊立強教授指出:「內分泌治療是乳癌的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它透過降低體內雌激素的水平,或阻斷雌激素和雌激素受體的結合,或下調雌激素受體,或抑制芳香化酶,最終達到抑制癌細胞成長的作用,減少轉移復發。特別是在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中,無論是針對停經前還是停經後的患者,內分泌治療都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復發轉移的風險。”
目前,乳癌內分泌治療藥物大致可分為雌激素受體調節劑、芳香酶抑制劑、雌激素受體下調劑等。不同種類的內分泌藥物,適應人群不同。根據統計,約90%的女性在45至55歲之間停經,而乳癌的高峰期也在這個年齡層。對這部分女性來說,芳香化酶抑制劑(AI)是內分泌治療重要手段之一。 「我們會根據患者的年齡、月經狀況和雌激素水平來判斷患者是屬於圍絕經期還是停經前、停經後,再給患者選擇用藥。停經前的HR+患者我們會選擇抗雌激素類藥物,停經後的HR+更多選擇芳香化酶抑制劑,」齊立強教授解釋到,「芳香化酶抑制劑的作用,就是透過抑制卵巢以外雌激素的來源,阻止雌激素的產生,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當然,對於停經前和圍絕經期的早期高危險HR+患者,還要採用打針去勢加芳香化酶抑製劑(OFS+AI)的強化內分泌治療方法。”
從五年到十年,堅持內分泌治療帶來更長存活獲益
內分泌治療作為HR+乳癌最重要的系統性輔助治療,被國內外指引優先推薦延長治療。 「隨著更多臨床研究數據的出現,指引和專家共識也隨之不斷更新,對於一些早期高風險患者,我們會建議延長治療時間,從5年延長到10年。」齊立強教授說。最新的研究進展顯示,適當延長內分泌治療時間長度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增生和轉移,減少復發。其中,完成十年內分泌治療的早期乳癌患者,復發轉移的相關風險降低34%左右,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品質。
不過,我國的內分泌治療意識仍不足。研究表明,國內患者用藥依從性不高,有多達39.1%的乳癌患者未能堅持為期五年的規範化內分泌輔助治療,嚴重影響了治療療效和預後,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復發的風險。 「據不完全調查,我們內分泌用藥基礎是用5年,第一年就有23%的人掉隊,沒用滿1年,沒用完5年的可想而知會更多。這就要求我們給病人持續的、好的疾病教育。總的來說,我們還是更提倡系統規律地堅持用藥,堅持足療程用藥,才能達到最佳的控制轉移復發風險的效果,具體還要醫生根據患者的情況來選擇用藥。總結來看,內分泌治療的延長治療還是降低高風險早期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轉移復發非常有效的治療的手段。」齊立強教授強調。
「在內分泌治療過程中也會發生抗藥性的問題,從一開始用藥就出現抗藥性,我們叫原發抗藥性;或用藥一段時間才出現的抗藥性,叫繼發抗藥性。如果病人還是適合內分泌治療,那就要換不同的內分泌藥物。要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那就可以使用AKT、mTOR、HDAC以及CDK4/6等多種抑制劑類藥物。」現有研究數據表明,PI3K/ AKT/PTEN訊息傳遞路徑作為細胞內重要的傳導路徑之一,其活化與乳癌的發生、發展及各種抗藥性均有關聯。因此,AKT或PI3K等多種抑制劑可以克服內分泌治療藥物的抗藥性,並延長患者生存,有望成為HR+晚期乳癌後線治療的重要手段,滿足更多患者的未盡需求。
乳癌可防可治。特別是近年來,隨著HR+乳癌治療手段的不斷突破,許多新型藥物相繼出現,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臨床效益。齊立強教授強調:「打鐵還得自身硬。未來,在乳癌的治療上,我們要更規範、更科學,遵從實證醫學證據,用數據說話,推動更多臨床研究,讓研究轉化造福於病人。此外,要透過做患教、做公益、做科普,向病人及大眾普及科學的治療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庭醫師線上(www.familydoctor.com.cn)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絡:020-37617238
關鍵字:#HR乳癌患者佔比約七成專家呼籲提升內分泌治療長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