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醫藥在治療癌症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他呼籲國家加大對中醫藥研究的投入,加快中醫藥在抗癌領域的應用。
在大會上,鐘南山院士指出,“中醫的發展,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中醫理論的創新;二是人用的經驗;第三就是臨床試驗,用現代醫學方法來證明中藥有效。”
鐘院士說,“近年來,中醫取得了很多成績,最典型的是屠呦呦,以她為代表的一大批研究人員在中藥中提煉出青蒿素,成為抗瘧疾的主要藥物;從紫杉樹中提煉出紫杉醇成為典型的抗癌藥;從八角中提煉的莽草酸讓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大大降低成本。我很希望,我們的研究單位有膽量、有勇氣、有信心能夠在西醫裡用現代醫學的方法對中藥進行專門的試驗,從而證實其是否有效和安全。”
“不管是西醫研究還是中醫研究,最後都是要證明藥物、技術和方法是否是有效的、安全的。所以,無論用什麼學說、用什麼理論來解釋,最後的檢驗還是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只要是有效的、安全的藥物和技術就是科學的、可信的,可以推廣的。”
鐘院士還表示,“我認為,中西醫結合應該有一個共同的語言,那就是用現代醫學證明有效性和安全性。”
鐘院士指出,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藥能夠被證實對新冠肺炎有預防作用。他認為,通過不斷地實踐真正證實中醫藥物以及治療方法是否有效。只有這樣中醫才可以發展、壯大。
中醫治療癌症效果如何?
根據目前的研究,中醫治療癌症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此外,中醫治療癌症還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和其他症狀。
1.中醫藥與手術相結合。
術前中醫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一般症狀,創造良好的手術條件,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腫瘤的發展,防止腫瘤轉移的潛在風險。術後多傷及氣血,中醫藥可予益氣固表、補氣養血等方法治療,使患者因手術造成的損傷得以早日恢復,提高腫瘤治愈率和改善生活質量。
2.中醫藥與放療相結合。
教授表示一是放療增敏作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可以改善微循環,改變腫瘤內部環境,消除“缺氧細胞”,增強癌細胞對輻射的敏感性。二是可以減輕患者放療的副作用。放射治療損傷正氣和陰液,導致氣陰兩傷或陰虛內熱。服用益氣養陰、滋陰清熱等藥物可明顯預防或減少上述副作用。三是放射防護教育作用。扶正、益氣養血、健脾益腎中藥能保護以及患者的骨髓和免疫系統功能,使放療可以順利進行完成。
3.中醫藥與化療相結合。
一是增效作用。通過改善腫瘤組織局部的血氧供應,從而增強化療藥物對腫瘤細胞的殺滅力。第二,解毒的作用。中藥可以減輕化療的不良反應,如消化道反應、心臟、肝腎功能損害、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下降等。
中醫主要還是以調理身體為主,提高癌症病人的免疫力,從而提高治療癌症的能力。所以除了中醫治療之外,往往還需要聯合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其他治療的。
關鍵字:#鐘南山院士呼籲中醫抗癌 #中醫治療癌症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