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癌症和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如大量喝酒可引起口腔癌、肝癌和大腸癌,吃太燙的食物可引起食管癌,吃太多紅肉和加工肉製品可誘發腸癌等。癌症患者若想預防癌細胞复發和轉移,避免病情加重,需做好飲食上調理,掌握4吃4不吃。
癌症患者飲食需遵循哪4吃4不吃?
1、吃豆類或豆製品
豆類或豆製品中含有大量纖維素和植物性蛋白質,還有異黃酮以及不飽和脂肪酸也非常多,能降低患上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具有抗癌和防癌效果。如豆腐豆芽,豆豉豆腐乳豆漿以及豆花等都不錯,但不能吃太多,不然會增加肝臟和腎臟負擔。
2、吃新鮮蔬菜水果
每天至少保證有5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200克水果,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葉黃素以及番茄紅素等,而且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能對抗自由基,具有抗癌效果。蔬菜和水果屬於低熱量食物,能幫助控制體重,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最大程度避免出現慢性病。
3、菌類食物
菌類食物營養價值極高,不僅僅含有微量元素和碳水化合物,而且礦物質、維生素和蛋白質也很豐富,適當吃能增強免疫力。金針菇可抑制癌細胞生長,適合早中期的癌症患者。蘑菇中含有一種物質可抑制癌細胞生長,具有抗癌效果,特別適合皮膚癌和肺癌。
4、綠茶
在所有茶葉中,含茶多酚最高的就是綠茶。茶多酚屬於抗氧化物質,能直接破壞癌細胞中的線粒體,從而引起連鎖反應,使得癌細胞死亡。另外也能提高正常細胞的保護能力和白細胞的吞噬能力。
5、不吃加工肉製品
加工肉製品是由紅肉製作而成的,在製作的過程中會添加大量亞硝酸鹽或硝酸鹽,如培根、香腸和火腿等,這被稱為一級致癌物質。經過研究發現,只要每天攝入50克以上的加工肉類,患上結直腸癌的風險高達好幾倍。
6、不能吃辛辣、太燙和油膩食物
吃辛辣刺激性、油炸以及太燙的食物等會增加患上大腸癌、食管癌以及胃癌風險。就拿油炸食物來說,其中含有多環芳烴類致癌物質,可增加患上胃癌風險,吃太燙的食物會反复燙傷胃粘膜,引起粘膜組織發生癌變。
7、不吃民間偏方
在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治療癌症的偏方、驗方或祖傳秘方等,但大部分沒有科學依據,濫用偏方非但不能治療病情,反而會加快癌細胞擴散或轉移,加快死亡速度。不能過度相信偏方,必須科學規範性治療,這樣才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8、不吃酒煙
點燃的煙霧中有上千種化學物質,其中含有的致癌物質有很多。吸煙會使得患者手術後有明顯的疼痛感,提高應激反應,增加心血管、肺部和傷口有關的一些並發症,甚至也會引起麻醉相關的並發症。酒精中含有大量的乙醇,會跟隨著新陳代謝進入體內轉化成乙醛,乙醛會破壞正常細胞DNA結構,引起基因突變,誘導正常細胞發生癌變。此外大量喝酒也會損傷肝細胞,降低造血功能,免疫細胞功能缺失,影響病情康復,增加癌症復發風險。
溫馨提示
癌症患者需注意飲食新鮮衛生,不能吃發霉變質食物,少吃加工肉製品和紅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康復期間需定期做複查。
關鍵字:#癌症患者營養支持至關重要需做到4吃4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