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乳腺癌是導致婦女死亡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統計,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高達19/105。手術治療一直是乳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良好的圍手術期護理,則是治療的保證之一。
1.1 術前應及時確診
乳腺疾病患者為了減少術後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必須認真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臨床懷疑乳腺內有腫物,但不能肯定其性質的病變,應做定性診斷,以便正確判斷是否為腫瘤或為惡性腫瘤。確診可採用乳腺腫瘤的穿刺針活檢、乳頭溢液細胞活檢或切除活檢等方法,其他如各種X線檢查、B超檢查、液晶熱圖像檢查以及生物標記檢查(如CEA、CA199)等,均可證實乳腺內腫瘤是否為惡性腫瘤。
1.2 解除待術後的恐懼
對乳腺癌治療後的預後、乳房外形及以後是否有良好的生存條件等,都可影響病人的心理。在手術前,醫生應認真交代病情,使病人和家屬增加對醫者的信任,促使與醫護的配合,使病人認識住院的重要性,並進一步增加和堅定其治病的信心。
1.3 手術條件的準備
手術前應對重要生命器官如心、腦、肺、肝、腎進行檢查,以便對可能存在的並發症予以必要的處理。
如患有風濕性心髒病、高血壓心髒病、冠心病及心律不齊等疾病,手術前1週應給予必要的心肌營養藥物和必要的抗心律失常藥物,並採取術中監護。
對患有失代償性心瓣膜病或急性和活動性心肌炎等疾病,並在3~6個月內曾有心肌梗死或腦栓塞及出血等病例,術前應請內科及神經內科會診,協助處理,在術中或術後要有充分的心電監護,並儘量縮小手術範圍。
如有患高血壓但尚無心、腦、腎重要臟器功能受影響者,一般不影響手術。對高血壓的患者應使用降壓藥,待到手術日,手術當中亦可用降壓藥。
若有腦溢血的病例,手術危險較大,應權衡手術大小和利弊,在內科協助下縮小手術。對患有肺部急性炎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結核等病變,在手術前一定要進行肺部X線片檢查,並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控制後再行手術。
肺結核應盡量使用抗結核藥,強化抗結核治療後再行手術。一般都不影響術式,若已有肺的功能障礙,則應先糾正再手術或手術適當縮小。
對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應檢查肝功能及乙肝五項,一般不影響手術。若肝硬化已有腹水或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及總蛋白含量較低者,應予以補充糾正,用支持療法,待好轉後再行手術,必要時將術式適當縮小。
對有腎功能不全者,只要手術中或手術後注意避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不影響手術。若經檢查腎功能受嚴重損害者,應盡量使腎功能好轉,必要可行腎透析治療,並延長手術時機和縮小術式。
有糖尿病者應先使用胰島素,空腹血糖控制在7~8 mmol/L以下,尿糖在+、++時,即可手術治療。血糖高且伴有酮中毒者,控制血糖後方可手術。
營養不良或呈惡液質狀態,應先維持水電平衡增加營養,以不手術治療為宜,必要時亦可採用縮小手術。
另外術前應戒菸、忌酒;哺乳期應用炒麥芽藥物回奶;合併有妊娠者,若非妊娠晚期,均應終止;若係晚期妊娠亦可在手術同時進行剖腹產,要注意更換手術器械。
2 術前處置
2.1 皮膚準備
應剃毛,尤其是腋毛,若同時做卵巢切除,應剃去陰毛。剃毛後用肥皂水擦洗乾淨,用乾淨紗布包蓋。有乳頭凹陷或潰瘍者,應在手術前每天換藥,使局部創面得到控製或好轉,乳頭凹陷者應用松節油擦淨為宜。
2.2 胃腸道準備
術前一天應少進食或只用半流食,手術日清晨避免進餐和飲水;術前應囑咐病人練習在床上大小便;對使用全麻手術者,安置導管並保留在手術後。
2.3 藥物應用
可用鎮靜藥和止痛藥(如苯巴比妥鈉、安定注射液),手術前幾天睡前和手術當天清晨用。手術當天可用鹽酸哌替啶注射液(杜冷丁)或鹽酸嗎啡注射液,主要起到鎮靜作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阿托品)或鹽酸消旋山莨菪鹼注射液(6542)亦可在手術當天用,可減少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控制高血壓。同時要做抗生素的敏感實驗,以備術後選用抗生素。
3 術後常規護理
體位:病人回病房在麻醉未清醒前均用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待血壓、脈搏呼吸平穩後,病人清醒,即術後6 h改為半坐位。
尿量:應記錄尿量注意導尿管勿脫出,無導尿管者應注意尿瀦留。對排尿困難者,可用膀胱區按摩或導尿,避免病人用力。
生命體徵:同時應注意觀察生命體徵,血壓、脈搏應0.5~1 h測量1次。保持呼吸通暢,尤其施行擴大乳腺癌根治術患者治療後,要注意有無氣胸,若發現問題應給予吸O2及必要的ICU監測。
保持引流管通暢:術後要放負壓引流管,為了保持無積氣和積液,故應注意維持引流管呈負壓狀態。同時注意負壓管或吸引球是否漏氣或阻塞,若有應修整引流裝置。還要注意引流液的性質和量,一般開始時為血性,在術後24 h一般引流量不超過150~100 ml;在24~48 h以後,引流為淡血性液體,量逐漸減少,直至很少或沒有,一般多在10~20 ml以下。應注意保持引流瓶低於引流口,一般在2~3 d即可拔除引流管。
注意是否濕透敷料:浸透多是因早期切口滲血,若多則仍需處理。其次在晚期多為感染所致,應及時更換敷料,並註意處理傷口。換藥時應注意手術切口皮緣是否有發黑壞死情況,應具體處理。
活動:注意雙下肢先在床上活動,一般2 d後即可下床活動。手術3 d後可囑咐病人活動同側上肢,避免將來影響活動和功能。
飲食:24 h後可進半流食,3 d後即可食普通飯。若做卵巢切除術的患者,應注意腹部不脹、行肛門排氣後再進食。
對症處理:當術後麻醉劑的作用消失後會出現疼痛,可用止痛藥,應間隔4~6 h用1次為宜,切勿用量過多過大,造成病人成癮。若手術後帶有止痛泵,應注意藥液要適當進入,不要太快或太慢,一般可在48 h後拔除即可。不能睡眠患者可用鎮靜藥,有嘔吐反應的可適當使用止吐藥物。
拆線:注意傷口變化,太緊者可間斷拆除縫線,一般在5~6 d後拆除。若傷口縫合無張力,可在7~8 d後間斷拆線,9~10 d後可全部拆除縫線。
抗生素:要注意使用抗生素,一般用5~7 d即可,多采用青黴素類的藥物。但病人有青黴素過敏或皮下積液、感染、體溫升高等情況,可適當改用其他的廣譜抗生素。
關鍵字:#乳腺癌術前準備及術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