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腫瘤患者營養不良會有什麼後果?有哪些營養治療的方法比較靠譜?不少腫瘤患者在經過手術、放化療等治療後,整個人都消瘦了不少,很多
腫瘤患者營養不良會有什麼後果?有哪些營養治療的方法比較靠譜?
不少腫瘤患者在經過手術、放化療等治療後,整個人都消瘦了不少,很多患者及家屬都因此而憂心忡忡。有時候想吃點好的食物補充一下營養吧,還得擔心是不是會餵大癌細胞,但如果不補充營養的話,身體又扛不住…那麼,營養治療對腫瘤患者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營養素主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和水,而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能提供維持生命最基礎的能量。
營養不良會產生什麼影響?
1.體重下降
6個月內體重下降大於5%或者6個月以上體重下降大於10%是診斷營養不良的必要條件。營養不良的診斷標準有以下幾點:非自主體重丟失、低體質指數、肌肉減少、攝食減少、消化吸收障礙、炎症或者疾病。
2.肌肉減少和肌力下降
20%~70%的腫瘤患者存在肌肉減少、肌力下降的問題。良性疾病導致的嚴重營養不良,後期也有可能出現肌肉減少,但是減少的程度或發生比例都顯著低於惡性腫瘤。
3.資源消耗增加
營養不良往往讓患者的病情惡化、住院時間延長、生存時間縮短、資源消耗增加以及醫療費用升高。
為什麼腫瘤患者更容易營養不良?
研究報告顯示,我國住院的腫瘤患者中、重度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達58%。腫瘤患者、圍手術期住院患者、老年患者等容易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疾病造成人體對能量和營養物質的需求增加;
2.腫瘤本身會引起味覺改變、厭食、胃腸功能障礙,從而導致營養攝入不足;
3.噁心嘔吐、腹瀉、黏膜損傷等抗腫瘤治療的副作用導致消耗增加、代謝障礙等;
4.心理因素。
營養治療是腫瘤的一線治療
良好的營養狀況對於需要手術、化療、放療的腫瘤患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傳統的營養不良是指營養素攝入與需求不平衡、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引起的營養不良,很容易通過營養支持糾正、逆轉。而在外科領域,營養物質的供給不足並不是營養不良的唯一原因,其他原因如疾病狀況、創傷應激和炎性反應等都會引起機體分解代謝和組織消耗增加,導致營養不良,因此營養不良很難單獨通過營養支持糾正。
營養治療有哪些方法?
1.腸內營養是指對於胃腸道功能良好但有吞嚥和咀嚼困難的患者,通過口服或管飼等方式提供機體代謝所需的營養素,經胃腸道消化吸收的營養支持療法。
2.腸外營養,又稱靜脈營養,指為無法經胃腸道攝取營養物質的患者經靜脈提供營養素的療法。營養素完全經腸外攝取營養物質的方式成為全腸外營養。但是,長時間使用腸外營養容易引起並發症,如代謝紊亂、肝衰竭、膽汁淤積、中心導管感染和血栓形成。
疫情之下如何確保營養?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腫瘤患者,尤其是處於康復期的患者,更要注意飲食健康。那麼,如何安排飲食才能增強免疫力?
1.食物多樣化,營養均衡,每餐盡量葷素搭配,不吃油炸煎製的食物;
2.充足的蛋白質是免疫功能的基礎,在沒有相關禁忌的情況下,每天可以搭配攝入牛奶、雞蛋、魚蝦類、豆類或豆製品等含優質蛋白的食物;
3.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確保攝入充足的維生素。
4.多喝白開水或茶水,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尤其要注意千萬別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
關鍵字:#腫瘤患者營養不良會有什麼後果有哪些營養治療的方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