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類似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片這類常見膳食補充劑,可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安全。每天服用,對身體可能有害無益,甚至增加患癌症風險。
多吃維生素無益甚至可能致癌
近來有研究稱天天吃維生素可能致病營養專家則認為要不要吃得看身體
每天吃點維生素,補充營養,健身強體,況且維生素安全,不小心吃多點也不怕——這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可就在近日出版的英國《衛報》上,刊登了一篇題為《別再相信抗氧化膳食補充劑的廣告了——每日服用維生素片劑可提高疾病風險》的新聞,其中提醒人們,類似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片這類常見膳食補充劑,可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安全。每天服用,對身體可能有害無益,甚至增加患癌症風險。
補了胡蘿蔔素後食道癌少了肺癌卻多了
維生素突然從營養補充劑被打入“致癌風險物”行列,未免有些讓人無所適從。可當金陵晚報記者詢問相關營養專家時,他們表現很“淡定”。
“其實關於維生素的爭論一直就沒停過,絕大多數的營養醫師認為,適量補充維生素是利大於弊的,但國外的確時不時有人提出異議,認為補充維生素可能帶來疾病,可這一直也缺乏定論。”南京醫科大學營養專家莫寶慶告訴記者。
關於維生素和腫瘤的關係,其實在“維生素致病說”裡並不是呼聲最高的,不過就莫寶慶介紹,在他關注的範圍內,就曾經看到關於胡蘿蔔素和肺癌之間的聯繫。
“這項研究應該是在中國西部地區,針對當地食道癌發病率較高的問題,所以膳食補充胡蘿蔔素。結果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發現,食道癌的發病率有所下降,可肺癌發病率卻高了起來。”
食道癌發病率下降可能和補充胡蘿蔔素有關,那麼肺癌發病率上升會不會和胡蘿蔔素也有關?對此,研究人員也沒找到答案。 “由於肺癌這樣的腫瘤屬於多因素病,單一因素影響有多大,分析起來難度不小。這個研究當時是提示營養師和腫瘤醫生,要關注胡蘿蔔素和肺癌有關聯這一現象,但背後原因沒有找到,也不敢定論說就是補充胡蘿蔔素所致。”莫寶慶告訴記者,“而關於其他維生素的爭論,大多數也停留在這個狀態:發現了現象,可能有關聯,但原因不知道。”
營養師自己吃嗎一般不吃特殊情況會用
於是我們不妨換個問題:作為一個營養學方面的研究人員或者醫師,營養專家自己會在平時補充攝入維生素類膳食補充劑嗎?
莫寶慶告訴記者,“我不會服用,因為我完全可以通過平時的飲食來給自己補充足夠的營養元素,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健康人沒有必要額外補充。”
江蘇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李群則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我不會使用,只要飲食攝入足夠供給了。不過有幾種特殊情況下我會考慮。”
李群給記者一一舉例:比如出差的時候飲食得不到控制,那麼她會帶上補充劑,根據當時的飲食狀態來調整;如果最近撈不著機會吃蔬菜水果,那麼她就可能主動去補充點維生素C;如果熬夜、休息不好,她會適當給自己補充一些維生素B族……“總之一切根據自己當時的情況來選擇。但是,只要能夠自己做菜,我就能自己通過飲食調整,那麼我就不會刻意再去服用補充劑了。”
李群告訴記者,膳食補充劑按照《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等標準規定,攝入量分為4個等級:平均、適宜、推薦、最高。 “攝入量達不到需要水準,或者超過最高水平,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健康人群如果能夠通過日常飲食滿足需要就沒必要刻意補充,如果確實達不到,適當補充還是有必要的。畢竟比起維生素致病的爭論,維生素缺乏可能引起的疾病,卻都是早有定論。”
國內外公認補充過量更易致病
其實南京也曾經有一位獲益於維生素類膳食補充劑的老人,他就是中國營養學奠基人、南京大學教授鄭集。這位老教授作為世界最長壽教授,在110周歲高齡去世。在他的相關報導中會發現,他對自己的飲食進行過非常科學的設計,其中維生素服用就是重要的一環:他每天維生素A要服一粒,維生素B1服10-20毫克,維生素B2服5-10毫克等等。
“他的飲食品種相對年輕人要少很多,加上年紀大的人,消化吸收水平下降,食物裡的營養素吸收利用率也在下降。這種情況下,通過服用膳食補充劑來攝取營養素就很有必要了。”莫寶慶告訴記者。
李群告訴記者,作為一般健康人群還是主張以飲食補充為主,膳食補充劑只能在普通膳食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才使用。可對於有些特殊人群來說,就很有必要了。 “這一般包括老人、兒童、孕婦,還有一些患者。”
在專家們看來,最理想的情況是能夠通過尿液、血液檢查,先確定你是否存在維生素缺乏;或者和專業營養師溝通。 “另外,不管服用維生素是不是存在致癌風險,如果過量補充,維生素也好,其他膳食補充劑也好,都可能增加致病風險。這一點是公認的,不存在爭議。”李群強調。
關鍵字:#多吃維生素可能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