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維生素D缺乏或是男性性功能障礙(ED)危險因素之一。支持該假設的證據是有維生素D缺乏臨床表現的人群也都是男性性功能障礙(ED)發病高危人群。
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提到維生素D缺乏或是男性性功能障礙(ED)危險因素之一。支持該假設的證據是有哮喘、抑鬱、骨外傷、多發性硬化、牙周炎等維生素D缺乏臨床表現的人群也都是男性性功能障礙(ED)以及心血管疾患、糖尿病、代謝病的發病高危人群。
ED的病因有一半是血管病變,已有數不清的研究證實維生素D有保護血管的作用。可能的機制是維生素D抑制了RAS的活性進而降低了血壓、保護了血管內皮的功能、減少了血管炎症和血管壁鈣化的發生。對大多數人而言,陽光中的紫外線是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與此同時,紫外線還增加了血液中NO的濃度,而這也會降低ED的危險。
ED患者應該測一下血漿中25(OH)維生素D的濃度,如果該指標較低就還應該口服維生素D或增加日照以便把血漿中維生素D濃度提升至40 ng/ml (100 nmol/l)以上,當然數月後的複查是必不可少的。 ED患者的主治醫師還應重點檢查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狀。
泰恩河畔Newcastle醫院的內分泌醫師(兼顧問)Richard Quinton表示,ED對任何年齡的男性仍然都是很困擾的事情,好在如今已經有不錯的治療方法。在給ED病人開藥時候,主治醫師應該明白這是一個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我們首先應該想到的就是糖尿病或性腺機能減退,除此以外,我們還應該明白很多系統疾病在有明顯臨床症狀以前都會伴有ED。
新研究指出維生素D和ED的這種關聯應該是經得住考驗的,即便最後證明ED與血管病變無直接的關係那繼發於維生素D缺乏的交感系統疲乏、骨肌系統疼痛也可以引起ED。
醫學研究理事會(MRC)的調查顯示,維生素D缺乏在英國中年高加索人中很普遍,在蘇格蘭西部就更為普遍,這種現象和高緯度、多雲氣候、少魚飲食不無關係,所以在為ED患者開具處方時,醫生們要想到維生素D缺乏的可能性,尤其是伴有以下維生素D缺乏的症狀者:皮膚發暗、缺乏日照(不管病人是否注意到)、文化傳統相關的著裝、防曬霜、倒班、肥胖、免疫抑製藥、抗癲癇藥、腹瀉造成的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維生素A、D、E、K)。
因此如果病人患有ED,那最好同時戒菸、增強鍛煉、注意飲食、減肥、赤膊曬太陽。介於過度日曬會灼傷皮膚,最好短時間但是大面積的曬太陽(全身日光浴,而不是只是胳膊、臉、脖子曬好長時間)
當然,改變生活習慣是不容易的,這也是近年減肥手術流行的原因,更本質的是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在冬日享受日光浴是不現實的,因此,推薦ED口服維生素D是將來的趨勢。
澳大利亞Graz醫院的內分泌科Stefan Pilz醫生表示, 據Marc Sorenson 和William B. Grant的調查研究維生素D的確在ED的發病過程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仍需要相關的RCT(隨機對照試驗)來評估維生素D的效果。
本研究的主要人物、Sunlight研究所的Marc Sorenson表示,既往ED的治療主要依賴5型磷酸二酯酶(PDE5)選擇性抑製劑(比如萬艾可),但是該藥治標不治本,且藥物的敏感性會隨時間減退(偉哥經常吃效果一次不如一次),甚至會掩蓋心血管疾患(偉哥最開始就是一種心血管藥品),鑑於此,如若維生素D的作用能進一步被證實,那對預防和減輕ED無疑是貢獻很大。
本研究的合作者、Sunlight研究所所長、食品健康中心的William B. Grant博士表示,本研究首次提出維生素D缺乏與男性性功能障礙(ED)之間的潛在聯繫。雖然補充維生素D(至40 ng/ml或100 nmol/l)對ED的效果到底有多少還不明確,但是無疑這會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多種癌症、多種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因此,從ED患者的整體健康情況考慮,除前列腺手術後ED以及心理原因所致的ED,其他的ED患者都應該警惕是否有缺乏日照、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
關鍵字:#維生素D缺乏或是男性性功能障礙危險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