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醫認為,人體內部以及人體與自然界之間是一個陰陽平衡的整體,而一旦這種平衡因為各種原因被打破,疾病就會隨之而至,惡性腫瘤的產生也是如此。
隨著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惡性腫瘤的發病率近年來明顯上升,而幾乎所有的腫瘤病人除了常規的手術、放療、藥物治療外都在配以食補。食補就是指通過進食各種食品來增強體質,以達到抵抗疾病發生、發展目的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無毒副作用,因而被廣大腫瘤患者所接受。但是很多患者由於對自身的體質以及進補食品的性狀缺乏了解,認為“病了就是虛了,虛了就要補,補得越多就越好”,往往盲目進補,結果非但不能達到預期目的,反而有可能因為進補不當而使體質下降甚至導致疾病進展,得不償失。
中醫認為,人體內部以及人體與自然界之間是一個陰陽平衡的整體,而一旦這種平衡因為各種原因被打破,疾病就會隨之而至,惡性腫瘤的產生也是如此。中醫中藥治療惡性腫瘤正是運用辨證施治的方法,利用中藥的不同性狀(四氣、五味)作用於人體來調整這種不平衡的陰陽關係,以達到“陰平陽秘”的和諧狀態,使惡性腫瘤失去發生和生長的平台,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也就是說以“和”的方法達到一種“和”的狀態,而食療的運用也是同理,都是針對疾病生長的“載體”而作用的。
要進行正確、合理的食補,首先需要明確自身的體質狀態。針對機體的屬性:“陰” 、“陽” 、“虛” 、“實”,有針對性地選擇恰當的食品,才能起到補益的作用。
“陰”、“陽”是指人體的兩個基本功能, “陰”是指人體具有凝聚、滋潤、抑制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陽”是指人體具有推動、溫煦、興奮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它們相互滋生相互克制,對立統一。 “虛”是指陰或陽不足所導致的狀態,有“陰虛”、“陽虛” ;“實”是指陰或陽亢進的狀態,有“陰盛”、“陽盛” 。而人體由於先天遺傳因素或後天環境(飲食習慣、工作環境、情緒變化等)的影響,體質各不相同,出現陰陽失衡的傾向也各不相同,可以有“陰虛”、“陽虛”、“陰盛”、“陽盛”。甚至可以出現“陰陽俱虛”、“氣陰兩虛”等更為複雜的表現。而食物的性狀也不盡相同,可以分為四氣五味,即“寒、熱、溫、涼”和“酸、苦、甘、辛、咸”,合理進行食補的過程就是利用中醫辨證的方法來評價患者自身的體質陰陽虛實傾向,再根據不同體質來選擇相對應的食物來補充體質的不足以達到“和”的狀態。虛的體質就要補虛,實的體質就要瀉實,就是中醫所說的“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
中醫通過觀察患者舌象、脈像以及大小便的情況和相應伴隨症狀來評價患者體質。比較常見的體質有四種:
1.陰虛體質。主要是由於陰液不足而導致的“陰”的功能下降,同時多可伴有“陽”相對偏盛的表現(陰陽對立原理,陰不足則陽偏亢)。老年惡性腫瘤患者多為這種體質。
主要表現從舌象來看,舌體偏紅偏瘦,舌苔很薄甚至無苔,(正常的舌質即舌體顏色是淡紅,舌苔是薄白的,好比黑色的土壤上長有綠悠悠的小草),脈像多為細的快的,小便一般量多且顏色較深,大便乾澀難解,伴有陽偏盛時常有“熱”的症狀,有發熱但多為低熱,舌苔乾糙。
選用食物特性這種體質的病人食補時應選用補陰力較強的食物,此類食物性多甘涼滋潤,可以養陰生津。
代表食物鐵皮楓斗、靈芝孢子粉、甲魚、山藥以及各種蔬菜水果等。
小提示:此時若進補溫熱性狀的食品反而會熱傷津液使陰虛加重。
2.陽虛體質。主要是由於人體主“陽”方面的功能不足所導致,同時多伴有“陰盛”的表現。
主要表現此類病人多表現為舌體胖大,由於舌體胖大受牙齒擠壓在舌體兩側形成齒痕。舌色淡白,舌苔薄白或厚膩(伴陰盛時),脈多是沉的緩的,小便量多且顏色淺淡,大便質稀薄。
選用食物特性這種體質病人進補時宜補陽力較強的食物,此類食物大多性味溫熱滋補。
代表食物龍眼肉、蓮子、雞肉、淮山藥、各種奶製品等。
小提示: 此時如果進補寒涼之品會傷陽氣而加重陽虛。
小貼士
惡性腫瘤病人特別是化療後病人氣虛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症狀與陽虛相近,但畏寒怕冷症狀不明顯,應進食有補氣功用的食品,如人參、山藥、大棗等等。
3.陽盛體質。主要是由於人體“陽”的功能過剩引起,注意此類體質應與“陰虛”鑑別,前者本質為實,應“瀉”之,後者為虛,應“補”之。
主要表現多表現為舌質鮮紅或紫紅,舌苔多幹糙而黃,小便量多色深甚至黃赤,大便秘結,同時可有高熱、面紅耳赤、目紅、易怒、口舌生瘡等。
選用食物特性選擇進補食品時應選有瀉火功能的,此類食物性味多苦寒。
代表食物金銀花、野菊花、蓮子芯、綠豆、西瓜等。
小提示:此時進補溫熱性食品如辣椒、煎炸食品等就會使症狀加重。
4.陰盛體質。主要只由於“陰”的功能過剩,陰液積聚引起的,多表現為“濕困”的徵候。
主要表現舌像多表現為舌質色暗淡苔厚膩,小便量多有時可有渾濁,大便質稀粘膩,可有四肢困重、頭重如裹、頭昏等濕邪阻滯的症狀。
選用食物特性多選用祛濕利水功效的食物。
代表食物茯苓、薏苡仁、紅棗同煮。
小提示:此時若是進食有補陰作用的食品就會助濕使症狀加重。
當然,惡性腫瘤病人體質多錯綜複雜。大多時候不只是表現為單純的陰或陽單方面的虛或者是實,特別是惡性腫瘤晚期病人,可以表現為陰陽俱虛,既有舌紅少苔等陰虛表現又有乏力怕冷的陽虛表現,此時應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進行陰陽同補,也可以表現為氣陰兩虛,既有舌紅少苔又有乏力自汗的氣虛表現,此時應補氣養陰。還有根據不同臟腑功能的辨證等等。
同時中醫理論又有人體與自然相統一的整體觀,人體狀態也隨著時間的改變而呈現出一定的規律,如春天主生髮,這是進食有疏肝作用的食物為宜,如白菊花泡水代茶飲可以調節情志;夏季濕熱,陰盛體質病人夏季常自覺症狀加重,宜進食有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如野菊米;秋季乾燥,應以潤補為主,如梨、百合等;冬季寒冷主收藏,因此中醫常主張“冬令進補” ,滋補的膏方就是在冬季應用的。除此之外,地區、居住環境等的不同進補也略有不同。
人的體質是多種多樣的,並且隨著各種內外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因此惡性腫瘤病人進補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講究個體化,不能一概而論,盲目進補,否則就可能適得其反。
關鍵字:#惡性腫瘤患者不宜盲目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