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腫瘤治療方法變得越來越特異,使用精確的“狙擊”手段直達目標關鍵分子取代了諸如破壞DNA之類“霰彈槍”似的攻擊。
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化療在定位和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刺激周圍正常的正常細胞釋放一種能夠激發腫瘤細胞生長的化學物質,最終導致治療耐受。
人體內的腫瘤細胞生活在一個非常複雜的環境中。腫瘤細胞所處的位置及其附近的細胞都會影響腫瘤細胞對治療的反應和抗性。因此在治療癌症晚期患者時候化療往往被捨棄,因為為了消滅腫瘤對患者使用的化療劑量足以殺死患者。在實驗室中,可以“治愈”幾乎所有腫瘤,對培養皿中的腫瘤細胞使用大劑量有毒化療藥劑即可。但是對於病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大劑量的化療藥物不僅僅會殺死腫瘤細胞,也會殺死正常細胞。
研究者暗示他們的發現也許會為發展出更有效率的腫瘤療法鋪平道路。對於成型的腫瘤週期性地給予較小劑量藥劑,在用藥間隔期內正常細胞有時間恢復。但是這樣做的缺點是,可能無法殺死全部腫瘤細胞,殘存細胞可能對後續的化療產生抗性。在他們的研究中,Nelson和他的同事發現這種情況發生的一種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周圍有一種正常細胞非腫瘤細胞,名為“成纖維細胞”。他們研究了一種非腫瘤細胞——纖維組織母細胞,它們在腫瘤細胞附近存在。在動物體中,成纖維細胞幫助維持結締組織,它們遍布全身扮演著類似於腳手架的角色,穩定其他細胞及組織。成纖維細胞對傷口癒合及產生膠原質同樣重要。但是在非正常環境中它們表現意想不到的行為。當它們的DNA被注入化療等破壞因素時,成纖維細胞會釋放出多種化合物以促進細胞生長。 Nelson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來自於前列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經過化療的腫瘤細胞,發現當腫瘤附近的成纖維細胞的DNA被化療破壞時,它們開始在腫瘤微環境中釋放一種稱為WNT16B的蛋白質。同時,它們還發現這種蛋白的表達量處於較高的水平—足以導致癌細胞生長、侵入附近組織並對化療產生抗性。他們在文章中寫到:WNT16B在前列腺腫瘤微環境中的表達減弱了化療藥物在機體內的細胞毒性,促進腫瘤細胞存活、加速癌症病理過程。研究者已經獲知,WNT基因家族和蛋白質對於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的生長均很重要,但是這項研究揭示了它們在治療耐性現像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者稱一些WNT蛋白(表達)量翻了30番,正像Nelson所說“根本無法預料的”。
腫瘤治療方法變得越來越特異,使用精確的“狙擊”手段直達目標關鍵分子取代了諸如破壞DNA之類“霰彈槍”似的攻擊。研究者稱他們的發現表明腫瘤微環境會左右更加精確的(用藥)方法治療的成敗。比如,同種腫瘤細胞,但處於不同微環境中,可能對相同的療法產生完全不同的反應。他們認為他們的發現會有有助於製定更加有效地治療方法,比如通過尋找適當方法阻止腫瘤微環境應答。
這項研究與其他相關研究表明腫瘤治療不僅僅是對腫瘤細胞施加作用,同時也要聚焦腫瘤組織中及其附近的(非腫瘤)細胞。 “一些影響是有益的,例如化療過程會觸發正常的免疫細胞攻擊附近的腫瘤。”但是這項工作證實腫瘤附近的正常細胞可以促使腫瘤對治療產生抵抗。下一步就是尋找針對這些抵抗機制研究出更加有效地化療方法。
關鍵字:#化療時的耐藥性讓腫瘤治療方法變得特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