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肺癌是如何發生和發展的?
有症狀的肺癌多屬晚期,80%的病例發現時已不能手術。肺癌在無症狀時常為早期,此時病灶較小,根治性切除可能性大,預後也較好。但在就診的肺癌病人中,早期肺癌僅佔7%左右,其原因往往是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典型。因此醫務人員希望能在肺癌早期無症狀時得到發現,通過提高早期肺癌的檢出率,才有可能實行早診斷、早治療,提高長期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
應當指出,有時在肺癌的症狀或體徵出現後立即做出診斷,並非一定是早期,可能已屬晚期,且失去根治的機會。反之,有時肺癌已存在數月甚至數年之久,診斷雖較晚,但病變仍可能局限,仍屬早期肺癌。這種情況與腫瘤本身的生物學特性及其發展速度有關。總的說來,確診越早,根治機會就越大,待腫瘤發展到了中、晚期,通常診斷不難,雖亦有治療方法,但療效已不夠理想。早發現的目的是發現早期癌。早期癌是指人體器官、組織細胞所發生的體積較小的原位癌和表淺浸潤癌,這時癌細胞浸潤僅限於黏膜和黏膜下層,並無區域淋巴結轉移。臨床上所稱的惡性腫瘤的早期發現,是指癌在發生、發展過程中,其病變尚局限於器官組織的一小部分。如肺癌指腫瘤直徑≤3厘米,未侵犯周圍器官組織,也未發現局部淋巴結或遠處轉移,病人無明顯症狀時,能儘早應用各種檢查方法做出準確診斷。
所謂早期肺癌,應指外科手術將腫瘤切除後能基本治癒的病例。其診斷標準國內外尚未統一,國內診斷早期肺癌的標準如下。
癌灶局限於支氣管壁內,無外侵,無淋巴結或臟器轉移者(中央型)。
癌灶最大直徑在2厘米以內,無淋巴結或臟器轉移,無胸膜受侵(周圍型)。
日本肺癌學會將腫瘤直徑<2厘米,局限於肺內的管內型和管壁侵潤型列為早期肺癌。
有統計表明,如能對早期發現的肺癌立即進行治療,有50%以上可以治愈,5年生存率達85%~90%以上。
肺癌的發生髮展和全身其他部位腫瘤一樣,來源於機體的正常細胞。其發生的基本原因是在外界各種致瘤因素和促瘤因素作用下,在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打破了機體內外環境的平衡所造成的,最終表現為細胞的分化和分裂異常。
關鍵字:#肺癌是如何發生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