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癌痛藥物治療進展
目前術後鎮痛在國內已廣泛開展,並從單純患者自控鎮痛(PCA)進入到多模式鎮痛、超前鎮痛及PCA時代。
目前術後鎮痛在國內已廣泛開展,並從單純患者自控鎮痛(PCA)進入到多模式鎮痛、超前鎮痛及PCA時代。
急性疼痛治療中PCA是術後疼痛最重要的治療方法。負荷劑量應迅速達到藥物的有效血液和效應室濃度,持續劑量應能維持有效血藥和效應室濃度並有良好的藥物量效關係,衝擊劑量應能夠克服突發性疼痛,同時應設定鎖定時間,避免短時間內重複給藥。
目前,術後鎮痛尤其是日間手術中平衡鎮痛或多模式鎮痛已經廣泛使用,口服鎮痛藥也逐步應用到術後可以口服的患者。為減低有創給藥帶來的血管內導管移位、血管並發症、患者制動引起的不適和術後即刻止痛藥銜接不當產生的空隙,無創給藥法是發展方向之一。芬太尼PCA貼劑是第一個患者自控式鎮痛貼劑,可置於上臂和前胸部位,按需供藥,國外臨床研究表明,其療效卓越,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癌痛治療是癌症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WHO推薦的三階梯止痛治療內涵隨時代發展內容不斷更新,其基本原則與規範化疼痛治療一致,目的是達到充分的鎮痛、最輕的不良反應、最好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最高的生活質量。主張按疼痛強度選擇相對應階梯的藥物,而不是從弱到強逐步換用止痛藥。對重度疼痛更應視為急症予以鎮痛。提倡首選包括口服、透皮等無創給藥方式。建議使用控緩釋藥物持續鎮痛,對突發性疼痛則應使用起效快的速釋藥物加以治療,同時注意個體化給藥。
對於輕度疼痛,建議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或非類固醇類抗炎藥(AID)及輔助用藥。對於中重度疼痛主張使用控緩釋阿片類藥物,尤其是量效關係明顯的阿片藥物,或聯合使用AID及輔助用藥。對於難治性疼痛,可用脊柱或硬膜外阿片類藥物或聯合使用可樂定及局部麻醉劑,以及選擇性的神經阻滯、神經損毀術、氯胺酮、鎮靜劑等。
強阿片類藥物在癌痛治療中是主打藥,在中到重度非癌痛治療中的使用也日益廣泛。強阿片類藥物無封頂效應,劑量可隨疼痛強度加以調整,但單獨使用對神經病理性疼痛療效稍差,需合併抗抑鬱藥或抗驚厥藥。患者對阿片類藥物的大多數不良反應,如呼吸抑制、噁心嘔吐、頭暈等短期內會耐受,僅便秘是長期不耐受的不良反應,幾乎沒有全身臟器不良反應。國內外經驗表明,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罕見呼吸抑制和精神依賴,這也是這類藥物長期使用安全性所在。
關鍵字:#癌痛藥物治療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