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改善環境可以減少睡眠干擾。減輕噪聲,降低光亮度或者關閉燈源,調節適宜的溫度,加強患者的護理以減少干擾,這些措施都能減少對睡眠的干擾以提高睡眠的質量。
住院患者的睡眠往往因治療計劃、醫院的常規活動或者同病房的患者而受到干擾。這些干擾對睡眠—覺醒週期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在住院情況下,影響睡眠—覺醒週期的其他因素包括年齡、噪聲、溫度、舒適度、疼痛和焦慮。
心理治療旨在通過教育、支持和安慰幫助患者應付問題。當患者學會如何應付疾病、治療和住院所帶來的壓力時,其睡眠也會得到改善。在睡覺時做放鬆操或者進行自我催眠,有助於鎮靜和睡眠。認知行為治療能夠減少早期失眠所帶來的壓力,並將“需要睡覺”的目標改變為“只是放鬆”。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減少焦慮,促進睡眠。應當鼓勵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之間進行開誠佈公的溝通和交流。
對於睡眠的藥物治療,無論是對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一直存在認識誤區。有些處方睡眠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證實,而另一些助眠藥如褪黑激素和中草藥療法,雖然風行一時,卻缺乏充足的證據以證明其安全性或有效性。在考慮選用何種睡眠藥物時,您最好與醫生進行溝通,讓他了解您的情況,並對藥物的潛在不良反應心中有數,並且做有針對性的諮詢。非苯二氮卓類藥物是睡眠藥中的新秀,代表藥物為思諾思。現有的此種產品半衰期較短,即易被從體內清除。正因為如此,這類藥不會引起白天的困倦感。並且,此類藥的作用具選擇性,直接作用於與睡眠相關的特定受體。
關鍵字:#腫瘤患者的睡眠原因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