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介入治療與中藥治療相結合治療腫瘤,任何一種單一療法都難以取得滿意療效,採用綜合治療是目前的共識,而介入治療與中藥治療相結合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
腫瘤的介入治療是近幾年來常用的一種方法,是腫瘤綜合治療的重要手段,尤其對肝原發性和繼發性腫瘤的治療成效顯著,已逐漸成為治療肝腫瘤的主要療法,對以往認為不治或難治的癌腫開拓了新的治療途徑。其方法是在影像學檢查的條件下,經皮穿股動脈插管直達腫瘤所在位置,再經導管向瘤體內灌注藥物,使瘤內藥物濃度達到較高的水平,遠較周圍靜脈給藥濃度為高,從而有效地作用於腫瘤局部。
由於這種給藥途徑很少經過體循環,藥力集中,故全身不良反應少,療效高,見效快。但是介入用藥多是化療藥,故施術後,部分患者也會出現如發熱、噁心、食慾下降、白細胞降低、乏力等症狀。若在介入的前、中、後配合中藥治療,則可以對抗、減少或預防這些副反應的發生。
中藥具有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作用,毒副作用小,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臨床上,針對不同病情的患者,以預防給藥或分期給藥為主。
一、預防給藥:即在介入治療前1週左右,開始讓患者服用補氣健脾、滋補肝腎的中藥,以扶正培本,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介入用藥的耐受性。常用的基本方藥為:黃芪、黨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雞內金、焦三仙、女貞子、枸杞子、菟絲子,常規劑量,每日1劑,一直維持到介入後1~2週左右。這樣能有效地預防或減輕介入治療的毒副作用。使患者能很好地完成介入治療,並為下次介入治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分期用藥:是針對介入療法的副反應而設。介入療法的副反應有發熱、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等。對輕度發熱者可採用柴胡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一般服後即可緩解;對重度發熱者可配合羚羊角粉、水牛角粉等治療;對有消化道反應者可重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嘔之品,選用黃連、竹茹、蘇梗等配合上述基本方進行調治;嚴重嘔吐者可選用旋覆代赭湯加減,水煎少量頻服;對骨髓抑制的患者可選用益氣養血、補腎填精之品,如何首烏、熟地、當歸、肉蓯蓉、補骨脂、阿膠等,配合基本方以減輕骨髓抑制反應;介入前後配合使用中藥針劑如康萊特注射液、白花蛇舌草注射液、苦參注射液、生脈注射液等靜脈點滴,能夠有效地控制瘤體的發展,並可減少介入藥物的毒副反應。
腫瘤的治療較為困難,任何一種單一療法都難以取得滿意療效,採用綜合治療是目前的共識,而介入治療與中藥治療相結合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
關鍵字:#介入治療與中藥治療相結合治療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