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全球每天至少有500萬癌症病人在遭受著疼痛的折磨,70%的晚期癌症病人認為癌痛是主要症狀,30%具有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
癌痛對生存質量的影響是很大的
1、生理:功能減退、體能和耐力降低、噁心、食慾減低、睡眠不好或失眠
2、心理:焦慮、恐懼加重;消遣、娛樂受限;抑鬱、苦惱;不能集中精神
過度考慮身體的疼痛;失去自控。
3、社會:社會活動減少;性功能和情感減低;失去生活信心自殺率提高
4、精神:痛苦加重;改變想法;重新評價宗教信仰。
癌痛治療的目的和標準
增加無痛睡眠時間、緩解休息時的疼痛、緩解與運動相關的疼痛,使用各種止痛方法獲得全身疼痛的緩解,使患者及其家屬獲得最好的生活質量。
1、癌痛原因
多種因素構成:(90%)腫瘤直接侵犯、腫瘤組織產物的刺激、轉移灶(骨、肝、肺轉移)、神經損傷、水腫、受壓等、治療(手術、介入、穿刺、放療等)
原因不明:(8-10%)
2、藥物治療是控制癌症疼痛最基本的方法
特點:療效好,作用肯定,顯效快,安全,經濟。
方法:可分為非甾體抗炎藥,阿片類止痛藥和輔助用藥。
3、合理選擇鎮痛藥
約90%癌痛可以通過藥物、非藥物和抗腫瘤綜合治療得到有效控制。藥物是治療癌症疼痛是最主要的手段。
1)、阿片類藥在癌痛治療中的地位:阿片類藥物—最古老、最主要的止痛藥,“儘管治療癌痛的藥物及非藥物療法多種多樣,但是在所有的止痛治療方法中,阿片類是癌痛治療不可少的藥物。對中重度癌痛病人,阿片類止痛藥物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因此,國際麻藥管制局(INCB)強調必須保證止痛治療的阿片類藥物供應”。
2)、嗎啡的主要優點:嗎啡鎮痛作用強;對嗎啡的藥理學研究深入;無器官毒性,且連續服用無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嗎啡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可以得到,且價格不貴;無“天花板效應”;可提供多種劑型尤其是緩釋片;有特效解毒藥。
3)對嗎啡的正確理解:
身體依賴性(耐受性):是阿片類藥物藥理學性質決定的,和其他類藥物一樣屬戒斷症狀,生理反應表現連續使用阿片類藥物後機體出現的適應性變化和耐受性,在中止使用或減少劑量後出現戒斷症狀。處理:治療原發病,逐漸減量,替代藥物,心理治療。
心理依賴性(成癮):以追求欣快感為目的,使用藥物後,從心理上產生對藥物的渴求,強迫性使用,在戒斷症狀(身體依賴性)得到控制後仍有顯著的難以克制的服用及相關的心理、行為反應,不擇手段的覓藥行為,且可遺留終身。癌症病人使用嗎啡成癮極為罕見。
關鍵字:#癌症病人疼痛怎麼辦